学习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2-09-10 07:15:11

学习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英语学科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它越来越凸现人文性。操作制约行为学习理论则认为操作行为是在增强的联结关系中所形成的,在新的行为形成后必须借助学习情境创设方式来使学习者的行为能够持续出现。主要探讨了学习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课程的发展应以生活为中心,配合各阶段学生的身心与思考形态的发展历程,提供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方式,促使发展英语学习活动。英语学习活动应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激荡各种想法,激发创造力,明确表达想法,强化合理判断的思维与理性沟通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运用英语知识。态度是对事物的好恶程度,即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英语学习态度会受到学习者本人、父母和教师对于该种语言的民族、文化好恶的影响,因此,教师和父母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以培养学习者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耗时多、效率低,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三维目标,使得教学极具随意性有关。初中生必须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英语学习,而非只是学习缺乏情境的英语学科内容。为了使初中生的学习变得有意义,也为了让他们可以进入英语领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英语,因此我们就需要把初中生已知的英语和真实世界联结起来。换句话说,英语教学所联结的情境,对初中生而言应是真实的,并且是他们所认同的。在英语课堂中要关心每一个初中生参与英语解题活动的情况,因为每个个体对那个情境已经产生独一无二的察觉,此时只需要再将他们个人既有的经验引导到情境中即可。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是丰富每个初中生的英语策略,而非寻求统一的答案。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关注自己传授了多少知识,没有关注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英语化一直都是英语教育的目的,当中包含了解题意、形成问题和组织英语学科内容。而真实的英语教育所强调的英语化是除了在英语的学科训练完成外,也可以在真实生活当中学习到。换句话说,真实的英语教育所提到的英语问题可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也可以是每天日常生活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没有深入理解并学习初中英语的最新知识,认为初中英语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只要进行简单的教学即可。显然地,真实的英语之观点与建构主义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唯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真实的英语是主张由上到下的观点,强调老师在一开始时就要先确定要给学生怎样的英语主题内容,接下来,从初中生的听、说、读、写策略和已经学过的内容开始着手进行教学,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取向隐约地透露出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若只是重视初中生的解题策略,不一定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字运算的基本技能。

二、学习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具有良好专业技能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者的教学不是将知识强灌给学习者,而是要启发学生,使其主动地去探究新知,所以,主张教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准备度,教导学习者去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从教学的活动中发现原理,如何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所获得的知识,并且认为应针对学习者的心智发展程度和认知表征的方式,设计课程的难度和逻辑的先后顺序,使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能够前后衔接,因而形成正向的学习迁移,所以,提出了螺旋课程的建议,将课程内容依照年级的上升而作出多次的循环,渐渐地加深加广,从而增加学科的结构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因为个体差异造成学习者的语言潜能、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等差异,所以,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也会因人而异。语言潜能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某种能力取向,是学习外语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潜在能力,可以加速英语的学习或是可以较轻松地习得英语。

因此,建议教学者运用连续渐进式的编序教学法,依照学生的起始行为和终点行为,编列一整套前后连贯的学习情境来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受到刺激而主动产生有效反应,提升其教学效率。对于学习历程的看法,则是认为除了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提之外,更一再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认为擅用事物概念之间的关联性来建立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不但可以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上的理解和记忆,而其原则、原理更能产生类化作用和学习迁移,以及培养学生拥有执简驭繁、汲取较高层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霍霏.浅谈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2).

[2]姚丽玉.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途径研究[J].亚太教育,2015(29).

[3]傅虹霞.浅谈牛津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7).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开发与利... 下一篇: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