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时间:2022-09-10 07:04:30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因素及问题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358-01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是按照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性态的影响,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以及地基处理等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价,提交处岩土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决策性具体建议,并提出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和岩土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意见,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本文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关键词:勘察 问题 技术

岩土勘察是建设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勘察工作的准确详实与否,决定了工程建设安全及投资效率。下面简要的阐述一下工程勘察的营销因素和问题。

一、勘察对象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针对选定的整个地区,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环境地质背景,收集和整理工程地段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地温、冻土深度、降雨量、蒸发量);查明各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沿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含盐类型及含盐量; 调查场地的植被发育情况:植被种类、生长态势,分布特征,覆盖度及防风固土效果。是否存在可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开裂的不良地质作用;是否存在与地震有关的潜在地震地质灾害;所在的水文地质特征是否有利于工程的建设;有无满足工程需要的地基承载条件。针对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岩土体分布及性质,以搜集资料为主,开展现场调查和必要的勘察试验。

二、勘察点及技术方法

为准确测定有关岩土参数及相关勘察评价指标,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常采用的勘察技术方法有: 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监测等多种手段。

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 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 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勘探。勘探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 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3、取样。根据场地地层情况,土层用人工挖探井刻取或静压法采取I级土试样,砂层取n级试样或W级扰动样,岩层取岩样。

4、原位测试。静力触探: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原装液压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测试, 微机自动采集信息并处理后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试验。试验前清孔干净,锤击速率20击/min左右。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可确定砂土、粉士和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强度、变形参数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也是原位测试的一种,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确定风化基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波速测试:目的是提供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值,判定场地土类型,划分建筑场地类别,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地基土液化进行评价。

5、室内试验。根据拟建场地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试验, 通过室内试验, 确定岩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为岩土工程综合评价和准确的土石工程分级提供依据。一般物性指标试验:测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指标,用来判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压缩试验:用来判定土的压缩性,测定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等变形参数。颗粒分析: 砂土样作颗粒分析,确定砂土的准确定名。水质分析:主要用来判定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和腐蚀性。

6、检验检测。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量工作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进行; 但是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 所以又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四、探讨问题的对策

解决以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可用工程物探可以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以获取连续的地质界面。因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所带来的划分不准确、漏判等缺点;而且也可以用综合工程物探的方法更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勘察手段难以解决的许多岩土工程问题。

强化室内、外的测试新技术及施工检测技术的运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对比分析,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并以工程施工检测所获得的实测资料反算所得到的参数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工程勘察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复杂场地和重要建筑尤为必要,对于勘察数据的处理应以数理统计为基本依据, 经综合评价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参数。

参考文献:

[l]藏一鸣.《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J].福建建筑,2004.

[2]GB5002l-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高大钊.《岩土工程标准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8).

上一篇:浅谈干式变压器温升试验的两种方法 下一篇: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