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小 第12期

时间:2022-09-10 06:34:53

大学之小 第12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已出现部分高校研究生多过本科生的现象。2012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七千七百零四人,比本科生多五十四人;华中科技大学招研究生七千六百五十二人,而本科生是七千五百人。北大清华两校研究生的总数已超本科生,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小比大”的0.61比1。

本来,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构成一个金字塔层级,如今却有了“倒金字塔”的模样了。

从科研的角度,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当然,蔡元培讲的“研究”,主要是学校与教师层面。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好,是研究性的学习,毕竟还是学习之“生”。

作为研究生,糟糕的是学也没学好,研究也没研究好,最后连就业也成了问题。研究生的规模越来越大,十年就翻番了,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硕士生的就业率却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甚至低于本科生。这一现象,确实诡异。

如今大学的规模大了,校园大了,大楼大了,可是,教育的质量却差了。与三十年前相比,如今的硕士生恐怕不一定比当年的专科生强。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教育界,尤其是教育制度的设计者,需要好好的反思。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不是“大了”,而是“小了”。大楼很多,大师没有;大匠远去,工匠遍地;尤其是大学和大学生们的精神格局变小了,厚德载物是空话,急功近利成现实。学历高了,水平低了;知识多了,智慧少了。多数人有职业考量,少事业梦想;有职业追求,少事业精神。在办学层面,行政化、势利化、工具化,这可怕的“三化”,很大程度上化掉了大学之“大”。这种趋势,其实在六十年前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时就已初见端倪。

就在我写此文的头一天,2012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成立人文学院。大礼堂挂出了“水木清华,人文日新”八个大字。撤“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立“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汇聚了文学、历史学、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基础人文学科,以及国学院等科研机构。此举的背景就是:在六十年前的高校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被拿掉了人文和理科两大基础学科群,成了所谓“工科强校”。你说这是“大学之大”,还是“大学之小”?

遥想抗战当年,在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时刻,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写下了教育名篇《大学一解》,对于大学教育,对于大学的教育者,他说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势不能”:“其所以自处之地位,势不能不超越几分现实;其注意之所集中,势不能为一时一地之所限止;其所期望之成就,势不能为若干可以计日而待之近功。”超越几分现实、超越一时一地、超越急功近利,这才是大学之大的根本!

原本人文荟萃的清华大学,后来变成了“工程师的摇篮”,近乎“清华工程学院”,而且“摇篮”也不可能是“大”的。清华虚度一甲子,最是愧对梅贻琦。

学校规模扩大,研究生多招,都不能让大学真正变大。要改变“大学之小”,先从回归梅贻琦三个“势不能”开始吧!

【原载2012年10月24日《教师报·声音》】

上一篇:闲置土地“晒太阳” 下一篇:房地产是块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