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9-10 06:31:23

浅析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摘 要:致力于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真正提高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质量、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真正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社团;学生管理;团队精神;教学相长;自主管理

一、班级社团文化概述

班级社团文化是指在学院相关部门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并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专业性文体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班级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技工院校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班级社团成员通过章程的制定、机构的报批和备案、组织构架的搭建、管理干部的物色、团队成员的甄选和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社团的日常管理等内容,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技工院校通过班级社团文化体系建设,可以营造活跃和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内涵和品位。有效的班级社团活动和教学研及学生管理活动等紧密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和鼓励各班级学生自主成立或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让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断积累学生社团管理经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赣州技师学院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截至今年6月,赣州技师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创建的学生社团数有30余个,参与班级社团的人数达二千余人。较之往年相比,班级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专业及文艺体育社团,也有益智、拓展类的实践社团,社团活动及成果展示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竞赛以及“我能出彩”等学院主抓活动的有机融合,深受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不断总结提炼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汲取兄弟院校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指导各班级创建符合R堤厣的学生社团,并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加之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赣州技师学院现设有艺术类社团、学习类社团、体育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等四大类学生社团,采用“特长训练+社团活动”的形式,每个社团设1名指导老师。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学院会统一进行社团招新活动,学生面对学院和各班级推出的形式多样的社团,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学院设立的社团在人数和加入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门槛,而各班级设立的社团基本不限人数,只要有意愿,只要能够遵守社团活动规程,就可以报名参加。通过严格训练和引导,学院班级社团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班级社团活动的展示和汇报都是一大亮点。随着各类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班级社团活动逐渐做到了有指导老师、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内容,通过规范班级社团工作的开展,避免了以前学校行政手段指导和学生无目标的摸索,并初步建立起了设置相对合理、活动相对丰富、社会效果相对较好的社团发展模式,满足了广大学生多层次、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需求。

三、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真正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赣州技师学院不断提高班级社团活动质量和文化内涵,所开展社团活动能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对促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班级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社团活动,并尽量做到集思想性、专业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必然要在社团活动的创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在班级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学院团委作为具体的业务指导部门,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创新,班级社团活动日趋经常化和多样化,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的熏陶和启迪。

(2)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赣州技师学院大力加强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一是为广大师生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根据专业特点而设立的班级社团,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参与性强的活动。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从中积累社团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社团发展的需要迫使他们认真学习社团工作管理理论,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社团工作业务流程,部分老师在学院打造的“党建+”特色工作中,逐步成长为学者型的社团活动指导老师,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社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让部分有专业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积极发现和培养各类专业苗子,指导他们参加学院和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让班级社团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时,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也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肯钻研的学生干部,他们在班级社团工作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能积极和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把社团活动和学院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能自主策划和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3)真正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赣州技师学院高度重视班级社团文化的内涵发展,班级社团大多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社团活动也大多是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班级社团真正成为了展示学生个人潜能和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舞台,班主任或社团指导老师则逐步过渡成社团活动的见证者和分享者,主要工作是为实现班级社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学院自开展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以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团走出校园,积极去开拓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做到优势互补,努力把班级社团文化建设成为学生管理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王俊.构建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江苏高教,2010(05).

[2]李宪玲.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

[3]吴娴兰.充分发挥社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4]龙芳.谈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构建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成功(教育),2011(16).

[5]陆建良.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三个课堂建设中的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

上一篇:关于水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试论新形势下文字编辑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