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制造者《环球时报》

时间:2022-09-10 06:05:34

争议制造者《环球时报》

有批评者指出,《环球时报》只是一味地给政府抬轿子,说好话。其实不然。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首都北京的排水系统在这场暴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这场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这场大暴雨……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污点。但让这次灾难也成为一个起点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需的,它应从政府开始,一直向全社会延伸”。如此尖锐的批评出自《环球时报》,似乎有点奇怪。因为,在常人看来,《环球时报》历来都是官方意志的代表,但如此定位《环球时报》是不准确的。

作为一份号称“单期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在中国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是一个客观事实,其所宣示的立场、对公众的影响均不容忽视。《环球时报》无疑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这一点,遍布其版面的高强度高分贝的标题已展露无遗——《美国又叫嚷受中国排挤》、《日美相互怂恿防中国》、《中国应理直气壮发展网军》、《独立参选人应从微博回归现实》、《任何人走上刑事被告席都是普通人》、《菲律宾不值得中国集中精力琢磨它》……有媒体说,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商业民族主义”……

《环球时报》从来就不缺乏争议。不仅其言论充满个性,带有民族主义重口味,其新闻也远离专业主义立场,主题先行,立场分明,极富主观色彩。其富有争议的立场不仅表现在其言论版里,而且表现在新闻里。学者杜骏飞认为:“从质化研究考评,《环球时报》完好无损地融入国家意识形态,聚集了特殊的政治社群,在政治、社会之间左右逢源,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当然更是一个成功的标志。” “但问题出在关于‘成功’的认同上。专业主义新闻学大概不认同其成功。”《环球时报》以极端的方式,激起话题争端,特别善于利用民族主义话题大做文章。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舆论行动策略。民族主义是当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张牌,每遇重大国际问题发生之时,沉潜在中国公众心理中的民族主义情绪就被诱发出来。《环球时报》善于利用民族主义,制造舆论话题,激起舆论风暴。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过度开掘民族主义心理,偏离理性轨道,致使民族主义狭隘化,对国民心理反而构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环球时报》不仅在国际问题上,喜欢挑动中国公众的民族主义神经,引爆“爱国口水战”,在国内热点问题上,它同样也是话题制造者。有批评者指出,《环球时报》只是一味地给政府抬轿子,说好话。其实不然。《环球时报》在国内问题上的声音是分裂的,它既做正方,也做反方,可谓左右开弓。有时,它作为反方发出的声音也是刺耳的。比如,在四川什邡事件发生后,《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希望什邡吃的这一堑是最后一堑》,提出批评。后来,什邡事件在江苏启东重演,它又抛出《启东、什邡的剧情不应再重演》,社评指出:“什邡—启东模式”必须打破,决策再也不能仅仅是“领导拍板”了,民众对决策的参与必须真正得到保障,再不能是走过场。《环球时报》还批评深圳驱逐8万高危人员离开深圳。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环球时报》第一个发了社评,提出来要实事求是把情况告诉大家,发展核电要谨慎小心,这显然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利益并不一致。最近,《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永州劳教唐慧与人道主义形成危险的对立》,批评永州市劳教永州被迫案受害母亲唐慧。这些带刺的文章同样引发舆论界的关注。对此,很多人纳闷不解,《环球时报》怎么了?对此,《环球时报》掌门人胡锡进的理由是:中国太复杂,世界太复杂,需要有“复杂”声音去应对。“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这是我对中国最主要的判断,也是我需要说出来的一句实话。《环球时报》每天有很多文章,每篇文章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把这些文章放在一起,看成一篇文章,总标题就是‘复杂的中国和复杂的世界’。”

《环球时报》的舆论立场从一个角度说明,在当下中国多元化的舆论场中,存在多种声音的竞争,传统媒体如果要不失去其舆论优势,就必须参与舆论的竞争,即便是行政级别很高的媒体,也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吸纳舆论。传统媒体要想获得舆论话语权,就得按照舆论表达规律来赢取。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

上一篇:向世界展示和平之师风采 下一篇:报纸头版图片编排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