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企业保卫工作研究

时间:2022-09-10 04:26:11

新形势下提高企业保卫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7-000-01

摘 要 企业保卫是企业巡视守护、安全教育、矛盾调处、安全事故预防、消防建设等一系列形成的综合,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平稳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企业保卫工作的意义以及新形势下提高企业保卫工作研究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 保卫 工作 研究

企业保卫工作对于企业有重要的价值,在维护企业安全、保障企业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企业保卫工作的保障体系中队伍建设是关键的关键,应该从认知企业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的入手,从增长企业保卫人员素质,完善企业保卫工作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全员对保卫工作重视程度等多角度进行企业保卫队伍的建设,使企业保卫工作得到更为有利地保障。

一、企业保卫工作的意义

企业保卫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单位范围内的安全秩序,保护单位内职工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单位正常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企业保卫是企业巡视守护、安全教育、矛盾调处、安全事故预防、消防建设等一系列形成的综合,对企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价值。企业保卫工作中队伍建设是确保企业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对企业保卫队伍建设予以关注,从机制、素质和环境上对企业保卫队伍建设给予支持,形成企业保卫工作在新时期取得新的支持,在提升企业保卫工作绩效的同时,促进企业安全的全面实现。

二、完善企业保卫工作的管理机制

(一)用工机制的完善

企业应该建立保卫工作灵活的用工机制扩大保卫人员队伍,使优秀的人才进入到企业保卫工作中,预防企业保卫人员年龄老化、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

企业应该针对保卫工作的特点建立起适于企业保卫工作的激励机制, 通过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的制度和机制维护企业保卫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保卫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增进企业保卫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 真正为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安全。

三、提高企业保卫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一)提高企业保卫人员的沟通能力

现代企业需要良好的沟通, 企业保卫工作同样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企业保卫工作人员要具有上下协调的能力,更要具备左右沟通的能力,特别在群防群治的工作中,更应该发挥出沟通工作的价值,以娴熟的沟通工作,有效的沟通方式,认真开展企业内部之间相互的协调以及企业与外界之间的相互沟通工作,取得企业保卫工作的新成绩。

(二)提高企业保卫人员的业务能力

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开展企业保卫工作的关键,进行企业保卫队伍建设的中心是业务能力的培养, 企业应该重点培养保卫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在业务能力、专业技能上全面发展的人才,支撑企业保卫工作想更深、更高、更广的层次上发展。

(三)提高企业保卫人员的通识能力

通识知识是开展企业保卫工作的必要保障, 企业保卫队伍建设应该对法律、管理、信息等相关基础科学和知识进行学习,提高保卫人员通识知识的水平,增长他们的通识能力,使其在企业保卫工作灵活应用所正握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实现企业实质上、系统上的安全。

四、提高企业保卫工作研究

(一)加大企业保卫工作的宣传力度

开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内部各级各类人员对企业保卫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树立起企业保卫“不是中心,牵扯中心”,“不是全局,影响全局”,企业保卫也出效益的观念。

(二)加强企业保卫工作的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案件通报、警告、一票否决制,真正把各级党政领导抓保卫工作的实绩,作为考核绩效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单位领导的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作为晋升、晋职、晋级、奖罚的重要依据。

(三)推行企业保卫工作的动态管理

彻底打破过去那种游离于生产经营之外,单纯地管理治安工作的传统模式和方法,企业保卫人员应经常参与现场管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治安保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推行企业保卫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解放思想,突破陈旧思维的束缚,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中心,找准企业保卫工作的切入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企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内部治安环境。通过努力,使企业保卫组织机构达到机构设置合理、责权关系简明、信息沟通快速、工作关系规范、办事效率提高,达到真正落实企业保卫的工作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挥企业保卫工作重要价值是从保卫人员职业发展和能力提高的角度积极开展队伍建设,要形成保卫人员能力提高、现代保卫管理机制建立、落实保卫工作措施的系统方法,全面提高企业保卫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竹,王菁华.现代企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 1089-2013)[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3] 谷福生,胡永正,李斌杰.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执行手册[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零售业基层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其矫正 下一篇: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