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席特钢琴小品《练习曲》的演奏艺术特点

时间:2022-09-10 11:57:23

析席特钢琴小品《练习曲》的演奏艺术特点

析席特钢琴小品《练习曲》的演奏艺术特点

三连音是一种特殊的节奏组合形式,具有特殊的音响效果,三连音演奏时必须均匀、干净而连贯。作为钢琴教学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法,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收录于《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p25的德国作曲家席特作品160之10,三连音的训练颇具特点。这首练习曲乐谱虽仅有16个小节,却是一首很好的帮助探索钢琴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三连音教学及和弦跳奏技巧的教材。

1 三连音的演奏特点

首先,什么是三连音?三连音是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二部分。如以基本音符中的四分音符为例,应该书写成三个八分音符,即是在一拍中分割成等同的三份时值。我国人民音乐家聂耳谱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前奏部分即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三连音。三连音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它几乎关系到整首曲目的成败。三连音在乐曲中一般担任配角,成为整个乐曲的背景和“幕布”。一般在弹奏时音量要求较弱、较轻柔,而本首练习曲中三连音则出现在左手旋律声部,贯穿全曲始终,右手为和弦伴奏形式。三连音富有韵律感,形成一种流动不停的音响效果,推动整个乐曲向前滚动。

在练习三连音时,要注意左手对于声音的控制能力,手指的动作很小,仿佛贴着琴键。手指的动作虽然很隐蔽,但是同样要求手指的灵敏性和独立性。每个音需要弹奏清晰、连贯,同时又带有向前滚动的独特的音乐效果。手腕与手指要密切配合,手腕好像就是在画一个小的半圆。手腕的动作要很自然,很轻微。如果手指的独立性不够,弹出的音不够清晰而是相互粘连,那么就需要抬高手指,慢速练习。在弹奏第十一小节,大拇指容易奏出重音,所以需要手腕来做缓冲调节。通过这首三连音练习曲的学习,旨在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和弦基本弹奏技巧,加强基础的节奏型与识谱训练。

2 乐曲技术分析

这首练习曲是以钢琴入门学习阶段学生为教学对象。钢琴入门阶段的学生大多掌握了弹奏的基本姿势和手型、基本音高与键盘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读谱习惯和弹奏习惯。在基本掌握单、双音跳奏与连奏弹奏的方法知识上,需要进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步拓展技能技巧,加强识谱能力,进行不同节奏型的曲目训练。

2.1 学习三连音的弹奏方法

三连音中的每个音高的时值和力度处理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弹奏好三连音呢?

第一,坚持有质量的慢速练习。这是将三连音弹得均匀的最简单的方法,这也是解决大部分技术难点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在放松手腕的情况下,将每个手指平均抬起,利用手指的独立能力来完成弹奏,若能加入手腕随音型结构做的旋转动作,则更能获得好的放松效果。此曲中具体做法是左手以四个音为一组,手腕沿顺时针方向微小转动,即弹奏4指时手腕向下,但不得发出一个太重的音,弹奏第二个音和第三个音时3指与2指重心逐渐向右移,弹奏第四个音时手腕略向上拱起,运用手腕将大指带着离开琴键。注意当速度加快后,这种手腕的转动应只是“象征性”的运动,目的是放松,切不可动作过大,否则会使演奏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僵硬。

第二,坚持数拍子。从初学阶段起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数拍子。这也是解决三连音与四分音符时值组合连接的有效方法。如第四小节的四分音符,按前面三连音的速度数出“一、二、三、四”,并用同样的方法数出第三行的四分音符。只要坚持数拍子,心中便能产生稳定的三连音节奏的感觉,克服抢节奏的毛病。

2.2 带有临时记号的音符识谱训练

识谱是初学钢琴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识谱的准确是练习乐曲的前提。练习曲中必须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弱起小节”?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第二,什么是临时记号?

升记号、降记号既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也可以记在谱号的后面。直接写在音符前面的变音记号称为临时记号。

第三,临时记号的作用。

临时记号的作用是限于变音记号后面的、一小节之内的、同音高的音。

2.3 巩固有关和弦弹奏的基本技巧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一定关系叠置,同时发声即构成和弦。

(1)和弦基本弹奏要领。

和弦弹奏时手指要同时弹奏控制三个音,每个手指长短不一,在弹奏时手指尖的力量要集中,力量均匀地给予需要弹奏的手指。特别要提醒的是:4指和5指是相比之下比较弱的两个手指,弹奏时要给予这两个手指等同甚至更多的力量。这样整个和弦的力量才是均衡的,下键时应果断迅速。弹奏时应注意正确的和弦指法,手指的指尖绷紧,手腕放松,手的架子要保持好。弹奏和弦时,注意手臂、手腕不要僵硬,要求手臂的重量自然地落到指尖上,三个手指同时下键,并在琴键上站稳。掌、指关节支撑好,保持良好的手型。

(2)和弦手腕断奏技巧。

手腕断奏是手腕独立动作的快速上下运动。由于手臂保持平稳状态,单由手腕上下运动,所以动作较轻快灵敏,手腕断奏,由腕发力,以手腕关节为枢纽上下运动。通过腕关节放松而有弹性地上、下动作,加上手指的弹跳力加以完成。 本曲右手和弦跳奏需轻松自然。

3 教学活动表现

3.1 教学方法

教学中可运用启发法、示范法、讲解法、训练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例如导言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和弦弹奏的一首练习曲,那么和弦弹奏的基本要领是什么呢?”

提问1:什么是“三连音”?哪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中运用了三连音?

举例: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的三连音。

提问2:这首练习曲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是否属于临时记号?

谱例区分比较,引出带有临时记号的钢基第一册p25的三连音练习曲。

3.2 教学环节

提问:这首练习曲节奏型上有什么特点?(三连音、弱起小节)

(1)引导学生学习三连音的弹奏方法,掌握其弹奏要领,三连音要求均匀而连贯,这是本曲的重点和难点。

(2)思考:三连音弹奏时如何做到均匀而连贯?

弹奏要领:运用已学过的单音连奏法将音高连贯弹奏,注意三连音中的每一个音的时值和力度完全一样。

引导学生将三连音与不同的节奏型进行比较区分。

(3)学生桌面练习三连音,点学生视奏弱起小节和第一小节的左手音高,学生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4)点学生视奏第四小节和倒数三个小节的左手旋律音高,学生评价,教师指导点评。

(5)全体学生一边打拍子一边哼唱左手旋律音高,感受三连音的均匀性和连贯性。

(6)学习和弦跳奏,引导学生练习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右手音高,和弦跳奏要求做到轻松自然。

弹奏要领:和弦跳奏时,注意看清音高,三个手指要同时做好跳奏准备,必须整齐一致。手腕灵活而有弹性地将手提起带向下一个和弦的音位。

引导学生掌握和弦跳奏正确的弹奏方法,避免压腕、手腕过高或手腕动作过大等常见问题。

(7)点学生视奏第二排第二小节的右手和弦音高

学生评价,教师指导点评。

注意临时记号的作用。即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

(8)学生哼唱右手和弦上方音高,分组击拍唱出左、右手音高,进一步体会三连音和和弦跳奏的弹奏要求,并为视奏曲谱第1~2小节做准备。

(9)节奏组合训练,学生练习,点学生双手视奏1~2小节,学生评价,教师点评指导。

注意:第一,右手和弦不可抢拍子;第二,倒数第二个小节的弹奏稍有不同。

教师以allegro moderato(中快板)速度范奏全曲。

3.3 课堂小结

(1)回顾知识点。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三连音均匀而连贯;和弦跳奏轻松而自然;带有临时记号的音符音高识谱。

(2)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体会“细心,才能做好事情”的道理。

(3)布置作业。

①钢琴作业《练习曲》,整理笔记。

②课后思考题:我们熟悉的歌曲中还有哪些运用到了三连音的节奏型呢?

(4)课后小记。

第一,识谱的准确和节奏的准确是学生在初学阶段一直需要注意养成的好

习惯,同时有助于乐理知识的应用与融会贯通。

第二,通过每节课课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觉查阅乐理课程等书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通过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演奏艺术特点分析,主要探讨了钢琴教学中如何掌握三连音和和弦跳奏的弹奏方法。此首练习曲可作为拜厄之74条、车尔尼599作品之15条三连音课题训练的补充教材。深入细致地来分析教材,有助于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钢琴教学效果的掌握和提高。

上一篇:冰心儿童文学中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