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36例

时间:2022-09-10 09:57:5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36例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人所患有的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为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对糖尿病人远期生存的主要威胁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尤为重要。笔者在2006~2008年间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36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36例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46~78岁,平均67.6岁,病程10个月~15年;对照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53~76岁,平均65.12岁,病程8个月~13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现代医学文献关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综合确定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功能减退;③患者有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给予降糖药、硝酸酯类及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治疗。基本方:太子参、黄芪、丹参各30g,麦冬、白芍、当归各15g,天花粉20g,葛根、川芎、红花各10g。每日1剂,煎汁400ml,分2次服用。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有效:症状减轻或心电图达到有效标准。无效:心电图及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3 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的患者血脂指标较前好转,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4 体会

本观察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进行协同治疗,取得了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糖尿病性心脏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心血瘀阻贯穿了疾病过程的始终,使得心脏气阴耗伤,心体受损,心用失常,心神不安。方中黄芪能增加心肌收缩,且强心作用显著,还能利尿,增强抗缺氧能力,增加心输出量。用太子参、麦冬、天花粉、白芍、葛根等益气滋阴增液,用当归、丹参、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能降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当归能调节免疫,双向调节凝血,还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改善末梢神经和血管的功能。

收稿日期 2009-10-13

上一篇:败毒羚钩汤为主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观察 下一篇:香鹿消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9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