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视角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研究

时间:2022-09-10 03:51:58

支架式教学模式视角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研究

【摘 要】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学习的“两级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高中英语学困生主要是指非智力型“学困生”,即处于高中阶段,智力水平正常,由于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的英语学习上存在困难,达不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学业不良者。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做支撑。笔者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视角出发,对于这些英语学困生的转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对此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困生 支架式教学模式 转化

长期以来,“学困生”都或多或少得存在于任何阶段、任何学科、任何班级中,都是一个让任课教师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英语“学困生”与所有的“学困生”一样,有着普遍的成因和特点,但也与英语学科的特性紧密相关。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予以解决的课题。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利用情境、探索、协作等要素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实践证明,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为高中英语学困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这种“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将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最后再撤去支架。

1. 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的原意本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是指在建设之间辅以脚手架以做支撑,当建完之后再予以撤去。支架式教学模式正是作为学习过程中脚手架,是一个搭建支架到最终撤去支架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地学习提供适当地、小步调地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由易到难,掌握和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雪茄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个发展水平向第二个发展水平的转化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即搭建适当的支架)。

2. 高中英语学困生现象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高中英语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非智力型学困生,由于受到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兴趣、意志力、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较差。就笔者所在班级来看,还是存在着一部分英语学困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他学科成绩很好,就是英语学习存在障碍。表现在他们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听力障碍,阅读困难,不敢用英语交流,写作逻辑混乱。高中英语教学面对的是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教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类学生教师绝对不能让其放任自流,而应尽快进行教育干预与转化,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3. 支架式教学模式视角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分析

支架式教学模式主要由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几个环节组成。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借助“对学生指导和帮助,不停顿地把学生地英语水平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新的更高水平”这一“支架”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展开分析。

3.1 敞开心扉――坚定信念

就笔者接触到所在班级的每一名英语学困生而言,由于英语学习能力的欠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很多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他们往往比较自卑,对英语有着畏难、恐惧、厌学、矛盾、应付的心理。因此,在搭建之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这也是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前提和关键。笔者和班级中的每一名学困生进行交流和对话,让其敞开心扉,了解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和障碍。并提出这些问题:“你愿意下功夫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吗?如果有有效的教学方法,你愿意配合教师并主动完成吗?”部门学困生的回答虽然有所迟疑,但都十分愿意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笔者接着说:“以前教师遇到过很多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但是在教师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英语成绩无一例外都得到了提高。”听了这些话,几乎所有学生都坚定了好好学习英语的信念。

3.2 搭建支架――围绕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搭建“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支架。英语教学和学习就如同楼房的建设是一个再现和恢复“脚手架”的过程。搭建支架的关键在于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所需的概念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若干步骤,由易到难,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过渡。比如,在教授英语过去完成时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搭建框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现在完成时的特点和用法要点,即主语+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现在完成时不能单独与准确时间如yesterday(morning、afternoon)等连用;现在完成时往往同表示不确定的过去时间状语如already、yet等连用,等等。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般过去词的特征和用法要点。再次,为新的知识点过去完成时搭建支架,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用法,并与以上两个时态进行比较。

3.3 导入情境,引导学生探索

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对学生的引导,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比如:在学习高中英语A few simples of English poems这一课时,笔者在搭建好支架后,对学生说:“Let’s come up to each characteristic of each poem, We start from the first one ,nursery rhymes.(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逐步引导去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诗歌的特点,使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自主探讨,进行归纳和分析,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评价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4 互助合作学习,完成意义建构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分组合作学习,让先进生带动学困生,最终共同得到进步和发展。提倡合作学习理论的就是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正确地分析问题。例如,在“School life”这一课教学过程中,让各小组根据图片来回答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如Huge campus and low-rise building这幅图片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1) What does huge man mean?

(2) What does low-rise mean?

(3) What about campus and school buildings in China?

之后,每个小组根据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特别是鼓励学困生上台来展示小组成果,最后,由教师对小组或者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查缺补漏。当然教师的评价要从鼓励学困生的角度出发,让其获得信心和成就感。最终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根据学困生的知识水平,充分发挥支架的作用,引导学生沿着支架不断向“最临近发展区”攀爬,逐渐向新的更高的英语水平靠近和转化。

[1] 何跃珍. 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视角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研究[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04).

[2] 刘晓颖. 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教学的契合[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3] 王方.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选修6第二单元阅读课为例[J]. 海外英语, 2013(02).

[4] 沈丽君.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英语广场, 2013.

上一篇:裂缝的新能源车 下一篇:斑斓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