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怀里抱着春天

时间:2022-09-10 03:38:15

我的怀里抱着春天

近来读了刘彭芝老师的《人生为一大事来》,书中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让我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她── 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总是有那么多令人惊奇的想法,而又总是能用轻松愉快的语言将它讲得精彩。她话语间流露的风趣幽默无时不让我感到轻松自在,而她的魄力与永不停歇地尝试新挑战的精神更让我震撼。从这本书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一个教师首先应当成为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教师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自己做好人。教师的人格情操,会像春雨滋润,点点滴滴浸润到学生身上。

正是这本书,把我的思维一下子带到两年前。那时由于体质差,加之工作压力大,我对工作慢慢产生了懈怠情绪。说实话我这个年龄应该是勇挑重担的时候,可是种种矛盾心理,让我消沉了有一段时间。偶尔读到了刘彭芝老师的这本《人生为一大事来》,我的心为之一振。她的坚毅和顽强,她的勇敢和胆略让我感觉内心有一种力量慢慢升腾。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矮了一大截,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私心杂念。这时我鼓足勇气又开始埋头钻研业务,常常为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费尽心思,夜不能寐。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要这样?何必那么力求完美呢?但是不行。每当我想敷衍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不安,没办法偷闲。静下来的时候,我试图去找那不安的源头,朦胧之中,发现那源头有一个影子,那个影子就是刘彭芝老师。我终于明白,我力量的源头所在。

我曾经对优秀生过于偏袒,对他们犯的品德上的错误总是一笔带过,不痛不痒地批评几句便做罢了。刘彭芝老师让我明白了:教师究竟该怎样做才是真的爱学生。我们不但要把目光集中到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成长的道德轨迹。我反复问自己,在“爱”学生上自己做得好吗?

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渐渐地明白了,爱是什么?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爱是什么?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多年中,我总是寻找播洒爱的机会,却从来没有考虑到我也需要他们的缕缕阳光,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惧怕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鸟。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换个位置,换个形象,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成为高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

刘彭芝老师也让我学会了反思。“吾日省吾身”,“三镜自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的,这就是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是一种沉淀,一种修养,一种冷静的心态,一种做人的理解和透视自己的勇气。反思使我滤去粗率与浅薄,让我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智慧。反思让我受益无穷。

一次校级公开课后,我将课堂实录的光盘带回家,心理的满足和激动让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VCD播放机中。看过两遍后,我那份满足、激动的感觉竟然荡然无存,反惊出一身冷汗。因为里面有太多的遗憾和惭愧!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学生掌声四起,老师好评如潮,自己也坠入快乐的云雾里。然而,当带着一种满足的心态欣赏自己的课时,看到的却是,我是如何在课上自问自答,是如何做作,是如何在问题上“引诱”学生,又是如何为“引诱”成功而窃窃自喜。看到这些问题后,我才发现自己教学的基本功是多么不扎实,锤炼语言的意识是多么薄弱,教学心理是多么幼稚,教学手段是多么拙劣。在刘彭芝老师提倡的反思中,我逐步成长起来。这之后,在每一次备课中,我想得更多,准备得也更充分。从教材内容的挖掘,到具体教法的使用;从每一个细节,我都不会轻易放过。

《人生为一大事来》还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信念、责任、激情;什么是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什么是出类拔萃、全心全意;什么是坚定不移、无怨无悔。还使我懂得了: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没有深爱、大爱,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水岭。

如果一个人有爱,为所爱的人付出,那他就是幸福的人;如果一个人也爱他,那他就是最幸福的人。刘彭芝老师是幸福的,读着他的书,受着它的熏陶,我也是幸福的。

刘彭芝老师送给我一个春天,我怀里抱着春天,一个充满希望与不懈追求的春天。

(作者单位:泰来县塔子城镇中心学校)

E-mail:

上一篇:哪碗的荷包蛋更多 下一篇:多彩四季 多彩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