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10 01:34:17

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

摘要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所以要从小学美术课开始培养,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正确的审美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使学生形成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

关键词 美育;陶冶情操;欣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71-01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而小学美术欣赏课又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美术欣赏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术欣赏并不单纯是对作品进行赏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黄宾虹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米勒在平淡中发现美;人们对艺术美的感知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熏陶才能具备。美术欣赏教学通过感性直观和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手段,把抽象的艺术理论与艺术知识融入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讲解之中,使学生形成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美育基础――真善美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美术欣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正确的审美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使学生形成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而小学美术欣赏课又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美丑,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美术欣赏具有启迪智慧、发人深思的作用。

美术欣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尤其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二、美育中坚――提高鉴赏能力

一个人可以不会画画,但必须会欣赏美的自然及美的美术作品。美术教育不是技术教育,不可能使学生都成为大画家,但美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掌握必要的审美知识,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要从小学开始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感,就必须十分注意“感受”,教师讲授的重点应放在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艺术家用毕生精力所创造的美。一根树枝,一片花瓣,鸟的尾巴,乌的翅膀等在用笔用色中都能发现它的美。小学美术课中审美教育的基础是让学生用眼睛去感觉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历年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及教师的范画作品让学生去感受,还应注意收集一些适合欣赏的玩具及工艺品,在课的开始展示欣赏图,给学生审美的享受,为理解新课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能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又有助于教好新知识,完成练习。

三、美育升华――陶冶性情

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需要美,也到处蕴藏着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相互关系。

美术欣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一年级美术欣赏课《妈妈和孩子》,书中的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等5幅作品。这5幅作品是采用各种艺术形式的“母与子”主题的艺术品,来展现妈妈与孩子的亲情,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爱的表现方法和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情感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欣赏教学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即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格调,健康的美术作品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在欣赏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欣赏课应既充满改革精神,又符合常规要求,注重教师讲课,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突出活跃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适当的取舍,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理解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

美术教学是一项系统的教育科学,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把我们的孩子们培养成为审美的人、爱美的人。当美成为一种生命的追求时,爱美的人怎么可能不热爱生活,不热爱他人呢?在艺术的星空下,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健全的人格完全可以实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正确的审美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素质全面的人。

上一篇:浅议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