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8 05:01:03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面临更多的改变。特别是华师大版的初中数学,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对教材重新安排,跳跃性比较强,虽然有利于学创造能力的提高,但也加重了教学的负担,影响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现状和途径进行分析,以其对未来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69-01

前 言:

新课程理念,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在数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合作,来发现学习的知识,进而讨论得出结论。”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直接把现成的结果告诉学生,直接剥夺了学生思维推理的过程,也降低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数学这一科目更要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探究数学的奥秘,发现数学的乐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当前教育的大势所趋。作为老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提高成为教学目标之一。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成为当前很多老师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以华师大初中数学版本为例,我们对当前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没有充分明确

新的教材,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让很多老师一下子不太适应,在匆忙应付教学的情况下,还是在以题会不会做为主要的思考方向,将精力放在一些难题上,而忽视了新课标对于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三维”目标没有明确,老师不清楚,学生也不清楚,课上的糊里糊涂,效果不明显。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目标的落实更是无从谈起。

(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

新课本的教学思路都是从学生的游戏、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应用于实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出来。可是当前,很多老师还是用“老瓶来装新酒”,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没有变化,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过程,忽略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如“七巧板”这个小游戏,就被很多老师给忽略掉了,其实,兴趣是学习做好的法宝,把学生引入学生的殿堂,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现成的知识,这才是我们数学老师的任务,而现在看来是背道而驰。

(三)现代化技能没有充分掌握

随着网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是高效的。可现实中,很多数学老师还是选择只用黑板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忽略了数学延伸的广阔空间,目光难免狭隘,教学效率未免降低,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老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教学中。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

在具体教学中,因为教材的变化,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从思路到内容,从方式到延伸等都要在备课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明确当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相关的延伸题目,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一节课的高效、高质的完成。

(二)改变方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1.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数学教学遵循“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求解一解释一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从问题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建立模型,探寻解答的方法,最后应用。这一过程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通过建立模型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的做法不是耗费时间而是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性的思考过程,入门虽然略显麻烦,但是掌握之后,到其他的章节就会水到渠成,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的习惯养成后,教学往往是事半功倍。这样的方式同样会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空间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2.重视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以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他的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答案,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思路和方式,这样的课堂才是一个真正开放的课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作为老师,也应该用多种思路来引导学生,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将数学课变成唯一的、权威的教学。老师也可以通过多提问来调动和引导学生,如现实中的“打折促销”在数学课堂上就是一道很好的教学实例,老师的一个问题“打折,同学们都知道吧?那么五折是什么意思?”一个问题就可以改变课堂的氛围,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老师何乐而不为。

3.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其团队精神

新课程理念要求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就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一起“出谋划策”,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这就提高了数学课的价值。这样的课堂和谐、活泼、高效,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4.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已经不陌生,问题是怎样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作为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熟练掌握多媒体,如PPT幻灯片的制作、白板教学、视频演示等,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让数学课堂充分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学改革的大潮下,老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必须尽快转变思路,才能更快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树立新观念体验新教学一一实施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导学,2012(26):421-422.

[2]刘午健.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7):364-365.

[3]曹巧宁.标新立异―浅谈新课标下的高效数学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4]赵步林.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的观念[J].学周刊,2011(13).

[5]李革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上一篇:汽车电子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典型电路实验 下一篇: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