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家庭中学生思想教育改革

时间:2022-09-09 11:17:06

贫困家庭中学生思想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变革与贫富差距明显化加剧,对贫困中学生的教育引导问题日益摆上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流动农民工人数高达2.3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他们大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落后而外出打工,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无暇关注。这些人员的子女大多从小就能理解家庭经济落后的原因,懂得只有刻苦学习才能为父母分忧解愁。但也有不少孩子与以往人们心目中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传统印象相悖。由于生活拮据,他们常常感觉在同学与老师中抬不起头;部分学生出现了仇富心理;有的则过分依赖别人的照顾与帮助,却不知感恩社会;一些学生由于自卑而使得人际交往能力减弱,对人冷漠;个别学生甚至因贫困而走上经济犯罪的道路。所谓“隐性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的、间接的、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过程。与之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显性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并不一定都是显性教育。尽管表达明朗的教育目的容易被教育者所理解,但也容易因其说教痕迹明显而容易招致被教育者的反感,不能真正进入被教育者的“潜意识”领域。通过委婉、含蓄、内隐的暗示方式,受教育者则能从潜意识中接受观点而产生真正的态度改变,获得思想上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隐性教育,能有效避免过于痕迹化的教育所招致的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因此它是改变贫困学生思想教育疲软现状的一剂良方。

大部分贫困中学生面对家庭贫困的事实,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们通过刻苦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学校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有着强烈的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这些贫困学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整个社会看到他们身上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也看到祖国未来的希望。然而,在贫困中学生中也存在一些不良思想现状,教育工作者和有关部门应对其给予关注,并防止这些不良思想的扩大和深化。

1.对贫困处境感到自卑。据相关调查表明,时下的中学贫困学生中有60%以上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22.5%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也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善意同情。他们普遍自信心严重不足,不敢与人交往,由此给自身人格发展与个人社会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主要有三类走向:一部分学生想通过一心读书来获取成功感受,维护自尊心;有的学生目标不切实际,企图一鸣惊人,然而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心灰意冷,仇恨同学与老师,与之孤立;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通过自我封闭来捍卫个人尊严,不与同学交往,远离群体生活,自卑感由此加剧而形成恶性循环。

2.责任感缺失。经济贫困如果再加之学业受挫,贫困学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最终导致责任感缺失。他们中的不少人把失败归因于社会对他们的捉弄。为了找寻成功感受,他们不是寻求学业或者人际上的帮助,以此来提升个人的社会价值,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败后,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其他消极事物上,以此来寻求精神寄托。如有的在虚拟网络中虚度青春,有的则通过早恋来获取情感补偿,而早恋与上网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集体的割裂,导致责任感的进一步缺失。个别贫困学生甚至把有关部门提供的资助当作政府的义务,一旦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就痛恨社会,仇视他人。这种心理长期存在,很有可能为他们日后走上犯罪道路埋下祸根。

3.各种心理疾病滋生。一些贫困学生由于自卑,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脱离现实生活而得不到真正的社会化的训练,导致难以适应社会与群体生活,易形成自私、孤僻、抑郁、冷漠等性格。这些消极心理又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频繁碰壁,遭遇不顺,自信心被削弱,出现各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有些贫困生由于各方面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自卑心理和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种情形若不能得到适当的调整,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对社会的不满与愤恨就会通过一些极端行为爆发出来,如自残、斗殴、盗窃等伤害自己或危害社会的极端行为。

当下,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力度日益增强,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贫困生的生活条件和状况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改善。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应该引起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对贫困生心理的关注度还应更加深入。如今的社会对精英渴求热烈,而对社会底层群众却关心不足,部分贫困学生在学校中还是被置于师生“遗忘的角落”。除此之外,一些贫困中学生还会对所谓的“关怀”产生心理抗拒。有的学校让学生公开接受爱心人士的捐赠,或许学校的意图和初衷是好的,但未顾及到一些贫困中学生不愿公开接受他人施舍的心理,使得他们本已敏感与自卑的内心遭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加上现在社会上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许多贫困中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外界的压力和来自内心的压抑双重作用,致使他们的心理防线越来越脆弱,随时可能崩溃。由于出身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很少能有共同语言。特别是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更是有不少隔阂,贫困孩子的节俭品质易被富二代视为小气,不合时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贫困中学生会经常受到来自同龄人言语或其他方面的挤兑,容易受到心理刺激。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贫困中学生成长的环境,在给予他们更多的思想引领与无形关爱的同时,如何才能不伤及其自尊,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实际,隐性教育能依据其特点,用委婉、温和的教育方式激励贫困学生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将他们的内驱力引到学习上来,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从而改变心理贫困这一窘境。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其教育途径与资源是十分广泛的,其教育效果也是隐性而长久的,对处于青春期且内心十分敏感的贫困生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教育方式。教师在上好思想品德课,开展好心理辅导的同时,更应该调动身边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与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无声的引导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成长,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真正的富足与幸福。

1.教师率先垂范:价值导向的隐性流露。隐性教育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行为示范作用。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为学生所认可,也可以是在一定目的下通过潜在和内隐的方式慢慢表露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行为的高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其思想与行为方式。首先,从思想层面看,教师要把关注贫困生发展作为自己的天职。每位教师潜在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有的教师可能对富裕家庭的孩子特别看重,也许这是崇尚物质文明的一种自然流露,但在贫困家庭的孩子眼里,这样的老师是嫌贫爱富。教师一视同仁,贫困生才觉得教师平易近人。作为教师,要忆苦思甜不忘本,要把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作为自己个人人生中的财富,能继续追随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也为校园的优良治学风气和高尚师德氛围的营建尽一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受到无声的熏陶,从老师课堂的语言与日常的交流中“探听”到为师者的价值取向,从而将其吸收成为自己世界观、价值观的一部分。其次,从行为层面分析,教师要提高自己日常行为的规范性与示范性。当前教师的行为是否规范,这个很难一概而论。据笔者观察与了解,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收取部分学生家长好处,给予这些学生倾斜式的照顾。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宣扬读书就是为了赚钱的简单化狭隘价值观,对学生也是公开显示自己的物质优厚,如此不但会使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倾斜,更可怕的是导致贫困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卑与仇富,引发物欲膨胀,致使他们偏离正确的价值观。

再者,从价值观与人格的角度审视,教师高尚的人格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坐标。教师们以往极为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功能,其实要落实思想道德建设,教师的人格及其日常的身教才是关键,课堂的思想流露才是影响的重点,而思想与行为都要以个人人格为基础。拥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师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洞察人心的智慧,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阔视野,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无私的爱心。没有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灵魂,那么所有的伪装都是很快能被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潜意识所察觉到的。

2.校园环境熏陶:隐性教育中的情感陶冶。校园环境是由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因素组成的,是富有影响力与号召力的道德行为教育的空间。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这样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生动而丰富的社会大舞台中,并且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美的熏陶,这是靠灌输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首先,我们要发挥学校自然环境的身心陶冶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用优美整洁的自然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可使学生增强对美好环境的责任感,他们就懂得是别人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和谐生动的校园环境,我们也有义务把校园建设得迷人可爱,学校的自然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贫困孩子不少来自农村,而农村对绿色与环境的保护很不讲究,有的学生就会出现不自觉的破坏绿化的行为。过去有些标语可能强调的是“禁止采摘,违者处分”之类的硬性教育,现在有些就比较舒心,如“芳草萋萋,感谢您的呵护”,这类标语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暗示,而不是生硬的警告。在这类标语提示下,人会心旷神怡而学会爱护环境,从而培养最基本的为人责任感。其次,要发挥学校文化环境的思想感染功能。校风、班风、寝室制度、学校舆论和人际关系等因素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这些因素将发挥出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比如陶行知就认为,即便有良好的天然的校园,如没有教育的气氛和场景,也是很难起到陶冶人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给每个班级树立一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典范,有些教师却在课堂上和学生侃流行、讲时尚,甚至比较什么打扮更入时,什么物质享受更刺激等,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很深刻和潜在的,它可以通过文学、音乐、雕塑、舞蹈、体育、辩论赛、讲座等多种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品位。

据说南京大学在校园雕塑建设方面十分讲究,大师熊秉明先生的作品“孺子牛”这件雕塑就安放在这里,这件雕塑承载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这样的氛围里,“贫穷是不能移的,富贵也是不能淫”的,这些都可以给贫困学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他们可以感受到:在过去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有那么伟大的精神存在,而今太平盛世,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而不努力呢?再次,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与约束功能。贫困学生由于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孤僻与自卑的境地,容易发生一些问题行为,这时,必要的制度管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制度通过约束人的行为而使人内化制度所认可的价值观的心理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对学生设立的制度如果太宽松就会不具实用性,如果要求太高很多人都达不成,那也失去了制约性。制度的制定要让每个人认可、理解,不要设立一些专门对城市家庭出身的学生有用而对贫困农村来的学生不利的制度,不能让他们觉得有些制度设定总给人感觉是一种外界的压迫力量而很难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动力。制度制定者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摈弃一些与物质条件相关而跟家庭条件不是有太多关联的制度条例,特别是要设立一些有助贫困学生价值观内化的机制,让他们觉得制度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让学生感恩学校而服从制度。

3.活动参与:隐性教育中的行为导引。马克思指出:“人在活动之前并不存在抽象的一般关系,人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隐性教育就应该走行为教育与实践之路,使之常规化。首先,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这是一种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生命的乐趣与价值,就会成熟得比较快。相反,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与道德,学生就不能产生深刻体验,也很难获得成长的机会。贫困生可以通过书籍与网络获取名人成长的激励,可以通过访问了解学校的前期校友的风采,走访社会,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所有这些,都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促进他们的行为优化。其次,挖掘课外教育资源。与智育不同,思想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围绕“学做真人”的目标,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一生活,让学生在娱乐身心中实现道德成长。诸如军训可以磨砺一个人坚强的意志,野外生存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智慧与团体协作意识。不少贫困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一门心思学习只为走出贫困,到了大学这个舞台里,更应该努力拓展教育渠道,让贫困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会成长。

上一篇:海南高校美教状况分析 下一篇: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教学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