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市值管理必须承受之重

时间:2022-09-09 10:51:05

社会责任:市值管理必须承受之重

从去年万科的“捐款门”事件,到现时金融危机下全国企业纷纷作出的“不裁员,不减薪”承诺,不难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

早在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就首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要求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该指引的规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鼓励包括中小板公司在内的其他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之前,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也表示“今后,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并购重组时,监管部门将考察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2009年1月,上证所要求在该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披露年报的同时披露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同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首次提出“每股社会贡献值”概念,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公司价值创造提供新的重要标杆。

今年的两会上也有多名代表建议:“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有必要加入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促使其成为合格的‘法人公民’。”

可见,监管部门对于社会责任越来越关注,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上市公司长远发展、建立常青基业的现实要求。

“被哺”与“反哺”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定义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简而言之,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兼顾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说,上市公司追求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不能忽视的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来自于社会的支持。否则,其股东利益又从何谈起?企业虽然创造了利润,但是没有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没有社会提供的广阔平台,企业就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

不过,盈利是企业承担自愿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如果企业牺牲正常的经营活动而资助社会公益活动,这等于是滥用股东的钱,这种行为在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如果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话,会很容易在股东、经理人和员工之间激起反感和不满的情绪。这种不负责任的企业会很快就失去股东的信赖。

由此可见,社会各界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上市公司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下承担社会责任,两者之间是“被哺”与“反哺”的关系。换句话说,企业和社会发展有唇亡齿寒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市值管理是企业责任的首要目标与前提条件,而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责任将有益于股东权利的最大化。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只有通过市值管理来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才能有余力来更好地承担并兼顾其它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而良好的社会责任也将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长久保障。

助力上市公司发展

那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呢?

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声誉,提升品牌效应。统计显示,76%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把公司的声誉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81%的人在质量和价格类似的情况下倾向于购买声誉良好的公司的产品。

例如,在去年央视为汶川地震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饮料巨头加多宝集团(罐装王老吉),宣布捐款1亿元人民币,此笔捐赠亦是内地单笔最高捐款。加多宝的善举,赢得全社会的尊敬,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加多宝,有网友因而号召全面“封杀”王老吉――买光超市中的王老吉。因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增加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增进上市公司与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将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有助于上市公司从政府及社区争取“大订单”和快速进入新市场,并且遵守政府法规的企业,常常能被国家或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自由甚至一定的认可和奖励。例如,西方企业大笔投入慈善事业,有可能会带来税收方面的优惠,而在我国,承担较多社会责任的企业也比其它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某些资源。

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吸引客户和投资者,提高销售量和顾客忠诚度。哈佛大学两名教授的11年跨度的调查表明,在相关利益群体方面做得较好的企业其销售额增长是只关心股东权益的企业的4倍。对上市公司而言,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可以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投资者。如几年前,海尔电器通过大砸不合格冰箱,全面展示了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进而获得了大量的市场订单。

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绝大多数的人会把公司的声誉看作是他们决定是否到一个机构任职的关键因素。没有人会对一个声名狼藉,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公司有极大的忠诚度。

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风险防范。由于承担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兼顾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环境和投资的高标准控制可以使这些企业比其他使用较低标准的企业远离经营和声誉的风险。

坚持平衡与守法原则

既然承担社会责任对上市公司而言有如此之多的益处,那么在具体的日常经营中,上市公司又该如何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呢?

经济责任是上市公司坚守社会责任的基本底线。作为上市公司,企业的表现应该主要以经济标准来衡量社会责任可以补充但是不能代替经济责任。企业的经济责任表现在努力做好经营,加强回报股东方面。

遵纪守法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不能违背的铁律。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依法纳税。这是每个企业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兼顾多方利益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灵魂。

首先,上市公司应该带头遵守劳动合同法,对员工负责。面对金融风暴的挑战,多数企业家业都在想方设法保留员工,使他们不受裁员的影响。他们都清楚随意裁员将产生很大的后遗症:当经济复苏员工机会多时,很多员工就会选择离开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有些公司管理层还向员工承诺,如果他们家中有人被裁而出现经济问题,公司将为员工的孩子付学费,以确保孩子的教育不会受到影响。这是很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精神的表现。

其次,上市公司应有效率地提供合格产品,对消费者负责。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馈消费者,报答社会,决不是靠假冒伪劣产品来欺骗消费者,从中谋取不义之财。因此,作为上市公司,更应该用货真价实,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来对回报社会,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只有获得全社会认可的有生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基业常青的品牌公司。对此,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三鹿和三元两家奶制品企业从正反两面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最后,上市公司应该带头节能减排,对社区,子孙后代负责。节能是利国利己的好事:减排从短期来看是企业的成本支出,而从长远来看,减排是企业、社会的一种远期收益。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与否,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轻重。

统一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强化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要预防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既过分地追求社会声誉,甚至好大喜功,承担了与自己的企业产业发展方向不协调,承载能力不协调的、过多的社会责任。

如果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仅仅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那么企业在选择所投入的社会项目和主题上,会显示出很大的随意性,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关联性。考察著名跨国公司的社会行为,我们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盲目的进行慈善捐款,也不是仅仅开出支票,而是选择少数适合自身价值的战略性重点领域。也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

总之,履行社会责任是当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管理正在从产品管理,利润管理、资本管理走向全面的市值管理与社会责任管理。而除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标准外,道德标准也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众多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那些能够深刻认识社会变化,并预计到这些变化如何影响自身运作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幸存者。

上一篇: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上小额信贷 下一篇:华尔街模式行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