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安全角度浅论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评价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09 10:49:52

从资源安全角度浅论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民办高校自有师资的可持续性即安全性是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客观评价民办高校的自有师资是判定其安全性的前提,本文首先阐述了民办高校师资安全性评价的意义,然后应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民办高校自有师资安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资源安全;民办高校;师资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前言

高等教育承担的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重担,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深入,生源的竞争演化为高等院校实力的竞争。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力量,在竞争中凸显的问题集中在师资力量上。正如我国著名教授周培源所言,“一所大学办得好或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师资力量与公办高校相比本身就存在缺陷,比如师资的数量、结构、稳定性等。一方面要稳扎稳打的发展,一方面又有关键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自身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自有师资队伍的培养上,而各方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也将目光投到了民办高校师资的评价上。

师资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除了基本的数量、结构之外,还有众多的影响因素。作为一个综合体,民办教育的研究者不能简单的从某一方面来判断一所民办高校师资的优劣,而且作为民办高校自身也不能单从某一方面入手来加强本校的师资建设。本文试图从资源安全角度将民办高校师资做初步的定量研究,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和构建评价体系给民办高校师资的客观评述和内部建设提供参考。

二、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安全评价的概念性评述

在引入师资评价指标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资源安全这个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主要包括水资源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方面。换句话说,这些自然资源的状态会影响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同理,师资的安全性也直接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安全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其制约因素包含可持续性、稳定性、足量性,而这些因素在高校师资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持续性从广义上来讲,是能够保持一定的过程或状态。高校师资的可持续性可以简单定义为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的提高,自有师资资源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需求的状态。可持续性是一个综合状态,它需要分解为若干因素进行分析。

亨利・法约尔在其开创性的管理学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了“人员稳定”作为十四条管理原则之一。民办高校的师资稳定是民办高校内涵发展的困扰因素之一。因为从高校教师这个职业来看,要求教师个人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学校的整体发展,如知识广度与深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这些素质的具备与提高都需要教师个人通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没有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那么整体师资的水平将始终停留在较低层次,长此以往,势必成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阻力。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短,发展历程较为复杂,长时间以来均以非本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力量。但随着民办高校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自有师资的比例应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最终将扭转以非本校教师为主的局面。但同时要考虑到,自有师资的配备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应当将自有师资力量的足量性分成几个阶段来考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安全定义为,一所民办高校中可以满足其教学、科研以及学校规模和层次发展、变化需求的师资配备状态。

三、民办高校自有师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民办高校师资安全性评价大体分为两个个步骤,分别是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

民办高校的自有师资受学校性质所限,其影响因素更具有综合性,考查中不能仅限于国家相关的评价指标。本文参考大量研究成果,并采取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了三层三类的综合评价体系。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多年在民办高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管理的专家。在问卷调查中,各位专家结合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从初始指标中选取并推荐了18个三级评价指标。(见表1)

表1:民办高校自有教师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自有教师的基本状况

自有师资基本状况是民办师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考虑到民办高校现实教育教学中师资的配备情况以及管理体制的灵活性,在该级指标下本文选取了教师占比、教师的年流失率等因素以适应民办高校的特殊性。

2.教师个人条件

教师个人条件的是民办高校师资发展的潜在因素,未来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师资实力上,师资实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离不开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每一个教师能力的提升最终将成为合力来支撑整体师资实力。教师个人能力集中体现在教学效果、科研成果、知识积累等因素上,同时民办高校多以应用型为主,因此评价教师能力还要考虑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因此在该指标下本文选取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自我成长能力、行业工作经历等三级评价指标。

3.学校客观条件

学校客观条件是营造民办高校师资可持续发展外在环境的必备条件,也是维持民办高校师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从物质生活方面看,民办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生活水平直接与其所获得的待遇呈正相关,因此在考查民办高校师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时,首先要考虑教师的收入水平。其次,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也要有学校给予的外部条件,比如对科研、教学的支持力度,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对教师成就的奖励等,因此本文选取了年收入状况、教学科研条件等基本条件指标和归属感、考核和激励制度等综合条件等三级指标。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整体问题按类别和层次分解成若干个具体问题,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中的每一级别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人们的经验判断给予一个定量的表示。最后,按照数学方法计算出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从而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次序的一个组合权重值,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所谓权重,是表示因素重要性的相对数值。层次分析法充分利用人的经验和判断,并结合数学方法,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等优点,大量运用于各类评价和决策的研究及实践中。

2.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步骤

(1)制定和发放专家问卷调查表,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征询意见

其中标度范围为1-9范围的5级标度是心理学家根据人们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制定的

本文通过实地访谈方式向专家发出调查问卷,让专家对指标体系简表中各个指标按重要性进行排序。专家给予了认真的评判,课题组对专家的意见进行了统计,构建了各层次指标之间的判断矩阵。

(2)构造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①对判断矩阵列向量归一化处理

②用算数平均法计算出矩阵的特征向量w

③计算最大特征根λ

根据公式Aw=λw可得λ=1/3(1.8/0.6+0.6/0.2+0.6/0.2)=3

④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次性检测指标

查表得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

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0/0.58=0

所以一级指标A、B、C的权重分别为0.6、0.2、0.2。

(3)构造二级指标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略)

(4)构造三级指标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略)

根据上述步骤,逐一确定各分层权重,并根据分层权重确定各指标的总权重值。总权重值是各分层权重的乘积,如A11的总权重=A11(0.545)×A1(0.667)×A(0.6)(见表1)

通过权重表可以看出自有教师的数量、流失率、学历、职称、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年收入状况、考核激励制度等是民办高校师资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保证量的同时,还要从教师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学校内部条件、环境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入,但需要明确的是自有教师的数量是保证民办高校师资安全的首要因素。

四、结语

本文构建的民办高校自有师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即不同院校间师资的评价以及同一院校不同时期师资的发展性评价。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涵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参考标准仅是我们初步研究及相关经验的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提供民办高校师资评价的思路和理念。该指标体系的进一步科学化、可行化,是需要在特定的机构和团体的组织下,进行试点应用,根据试点的评价结果,广泛的征求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意见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

项目名称:民办院校教师资源评价与开发。项目编号:20112229。项目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参考文献

[1]基于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稳定开发策略[J].陈风强.商业研究,(2005),22

[2]我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困境及现实对策[J].龙宝新.高校教育管理,2012(7)

[3]构建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的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J].杜占江,王金娜,肖丹.现代情报,2011(10)

[4]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定量评价方法[J].张立平.辽宁教育研究,2007(3)

[5]基于APH分析的教学型师范院校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许金生,饶平,马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6]美国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及外化评价指标研究[J].陈鹏,陈志鸿,张祖新,弓建国,刘长旭.中国高教研究,2009(1)

[7]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张辉,楚媛媛.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2010(9)

[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细分市场吸引力评价和目标市场选择[J].杨柳英.华东经济管理,2007(5)

上一篇:青少年心理正能量强化探讨 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开发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