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民生总关情

时间:2022-09-09 10:28:43

物价民生总关情

对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中央已下决心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以防范和抑制。

2007年,在保持了长达10年的物价相对稳定、物价对百姓生活影响较小之后,粮油和副食品突如其来的涨价,打乱了老百姓脆弱的日常收支平衡。除了“疯狂的猪肉”,“愤怒的房子”商业房产的超高价格与大众的收入水平越来越呈现出严重背离之势。

先用数据说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7月份这一数据达到5.6%,在经历了9月份的小幅回落后,到10月份,迅速攀升至6.5%。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进入11月,跳空增长的PPI也结束了此前CPI高涨、PPI保持稳定的局面。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以4.6%的高位创两年新高,PPI中食品价格的涨幅也超过了9.1%。

再用调查发言。根据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研究部的报告,在2006年市民对2007年的“十大期盼”调查中,物价问题排在第九。而在2007年年底进行的调查中,市民对2008年的“十大期盼”,其中“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排名第一,成为人们畅想明年经济生活的最大愿望。 研究人员称,在此次调查中物价跃升为第一的原因是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体验到涨价带来的压力。高达91.11%的受调查者表示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81.58%的被访市民希望2008年政府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有所改善。91.11%的受调查者表示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其中约一半的被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比较严重或十分严重。

物价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物价上涨关系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相当一部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可能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沉重压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近年来大力强调改善民生的效果。同时,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不仅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令人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不断贬值,而且,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的较大波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们记着,去年总理在看望北京部分困难群众时说,“价格哪怕只上涨1块钱,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影响。”总理还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政府的责任。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难,使市场平稳,保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踏实。”这是总理的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对亿万民众的承诺,更是对各级政府各级官员的告诫:物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我们看到,为缓解物价持续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压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央行连续6次加息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去年12月初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经济工作基调。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也让位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也在“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之外增加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一条。 这就表明,对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对当前和潜在的价格走势,中央已下决心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以防范和抑制。

肩负“两个防止”的重任,中国经济已经迈入2008年。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因素,2008年的物价仍将保持上涨趋势,这就将一个民生大题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如何做好、做实这道题,不仅再一次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检验着地方各级政府的为政水准。

上一篇:不和名人为邻 下一篇:水价上涨 关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