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倦 第7期

时间:2022-09-09 09:33:1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数千年来,他创建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应该算是孔子了。孔子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就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不是什么圣人,不过是一直在不停地学习罢了。

孔子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武士,建过两次战功,官至大夫,娶了三房妻妾。他的大儿子脚有残疾,孔子是他的二儿子,孔子出生时他已经70岁了。因为父母曾为生子到尼丘山祷告,所以就给孔子取名叫丘,字仲尼。

孔丘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颜征在、哥哥伯尼被赶出了家门,艰难度日。孔丘的母亲略通文墨,就自己教两个儿子读书识字。

有一天晚上,孔丘的母亲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写了吗?”

孔丘说:“都会写了。”

母亲说:“那好,明天一早我就考考你。”

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就对睡在一起的哥哥说:“哥哥,娘教的字你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很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的刻苦和孝心所感动,心疼地说:“天冷,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胸口上写吧。我能感觉出对错,也好帮你检查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说完最后一个“对”,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小孔丘顺利地通过了母亲的考试。母亲惊喜地说:“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只有站在旁边的哥哥知道,孔丘超人的天资中,更多的是那份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叶乔 改写)

上一篇:高傲的挑战者 下一篇:手拉手,我们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