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元素,找寻别样趣味

时间:2022-09-09 07:57:52

捕捉生活元素,找寻别样趣味

摘 要: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使得语文教学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传授知识的课堂教育中,还拓展到了日常生活中。捕捉生活元素,寻找到语文课堂上无法比拟的趣味,是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课堂情境;迁移;实践;观察

由于初中语文教育涵盖中外古典名著的节选、文言文、寓言故事、散文等多种文体,很多时候会造成教师教学过程中抓不到教学的重点或是缺乏趣味性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现象。为了寻找到别样趣味,笔者对于初中课本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就初中生的心理与情趣爱好进行了调查,根据课堂事例和参考文献发现,要想真正将初中语文变成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科,首先要在语文教学中捕捉生活元素,将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于生活的热情。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课堂教育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生活中的元素,将文中场景与现实的场景完美地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初中语文中文章的主要思想,还便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巩固知识。除此之外,将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还可以丰富课堂的资源,扩展教学的空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得到广泛推行。“大语文”就是指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将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从生活中感悟语文的真谛,这完全符合“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1.贴近生活实际,构建课堂情境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贴近其生活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情境,这是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基础。对于这种与生活实际相通的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将其思维能力调整到最好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知识真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造出接近于学生又具

有一定创新性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融入浓郁的生活

气息。

2.进行合理迁移,在体验中学习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大多选用生动鲜活的生活教材,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就一定可以让他们学会迅速地找到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宗旨,从而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例如,对于课文《端午日》的学习,首先要引导大家进行课前准备:对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做详细的调查;然后在文章阅读之前让大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端午节所有的风俗习惯,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再引导大家阅读文章,让他们运用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进一步教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引导学生实践,体味生活乐趣

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应该对于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是针对怎样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例如,在讲授《录音新闻》的时候,我提前让学生去看新闻联播,聆听电台广播,让他们把前一天发生的新闻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中给别的学生念出来,并让学生像新闻广播一样把课文读出来,这样就能够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提高兴趣去学习课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得很难懂、晦涩的语文知识变成了具体、易懂的生活乐趣,从而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主旨,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并且在此活动后,还可以结合写作,让学生练习写作记叙文,获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4.教会学生观察,发现生活真谛

观察是发现生活真谛的直接手段,是帮助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法。只有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真谛,才能将这种情感运用到语文文章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一个对生活有心的人。同时指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的文学积累也就多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只有充分观察和了解到生活中的真谛,才能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境界。做到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学习

方法。

参考文献:

[1]侯中平.有效教学的腾飞: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1(30).

[2]赵祥.浅谈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J].教师,2009(15).

[3]马春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3).

上一篇: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作文中也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