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弱视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09 06:15:23

护理干预在小儿弱视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64例(404只患眼)弱视小儿从筛查、验光检查、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行综合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加强心理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过2个月至2年不等的弱视综合治疗,总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9.5%,264例患儿依从性较好,最终无一例放弃治疗。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有肯定的作用。

【关键词】 弱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

弱视是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弱视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周边视力可以正常。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减退经适当的治疗是可逆的[1],我国人口众多,如果弱视患者按检出率2.8%来计算,保守估计达4千万[2]。弱视是一种常见而又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造成患儿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弱视治疗刻不容缓,对我们眼保健工作者提出更严峻要求。我科多年来应用综合治疗仍有部分弱视患儿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护理工作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近两年我们针对小儿天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对弱视防治知识缺乏,对治疗依从性欠佳等不良影响因素,在治疗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弱视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弱视患儿264例(404只患眼),其中男患儿164例(246眼),女患儿100例(158眼),双眼弱视140例,单眼弱视124例,轻度弱视206眼,中度弱视193眼,重度弱视5眼。年龄4~6岁,4岁70例(120眼),5岁128例(188眼),6岁66例(96眼),屈光不正性弱视212眼,屈光参差性弱视185眼,斜视性弱视7眼。

2.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年龄4~6岁,视力戴镜矫正后4岁以上视力

3.治疗方法 对所有弱视小儿从筛查、验光检查、配镜、遮盖治疗、精细目力训练,使用弱视治疗仪等行综合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加强心理护理。

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矫正后4岁以上视力

5.护理干预措施

(1)视力筛查及初诊护理:科护士参与所管辖社区幼儿园视力普查, 4岁左右的儿童采用视图表检查视力,5岁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筛查前护士到幼儿园或学校反复指导受检儿童练习,明确检查方法,头部要正位,遮眼板要严密,提高准确率。对幼儿园教师及校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弱视知识宣教工作,促使家长自愿带患儿来我院进行全面眼科检查,以便得到进一步的确诊。初检阶段对受检患儿家长进行弱视防治知识及有关服务需求调查分析,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采用口头讲解、咨询析疑、发放弱视知识小册子、举办宣传专栏、电话指导、召开座谈会及患儿家属间相互交流,使家长正确认识弱视,了解相关弱视防治知识,对于中重度弱视患儿家长告知其做好较长时间治疗的心理准备,取得家长的信任及支持,使弱视患儿能得到早期、恰当的治疗。

(2)散瞳验光护理: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导致弱视、斜视产生的原因之一[5]。必须进行准确的屈光检查,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初诊时多数家长对弱视认知水平较低,对散瞳有顾虑,担心损伤小儿的眼睛或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我们首先耐心地向家长讲解散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宣教弱视的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好。治疗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将抱憾终生。为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药效,宜在科室滴注1%阿托品眼用凝膏,少部分患儿对医务人员有畏惧情绪,表现为不合作,我们主动与患儿进行交流,运用倾听、解析、指导、鼓励、赞赏的心理模式,使患儿乐于接受。每日一次,嘱患儿轻闭眼,同时给予按压泪囊10分钟,并详细交代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做好急救措施(小部分出现口干、面部潮红、嘱多饮冷开水后会好转),连用三天,待瞳孔充分散大后,第四天进行电脑及人工验光。患儿验光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甚至惶恐不安,我们先与之交流,消除其恐惧感,提高专注力,配合医生准确完成验光。确诊儿童弱视及种类、配镜度数,护士将根据弱视情况配合医生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3)戴镜疗法护理:矫正弱视仍以配戴合适的眼镜为重要治疗方法,故应做好家长和儿童的思想工作配戴合适的眼镜。弱视只有在戴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象反复刺激视网膜注视中枢,提高视觉敏感度,提高视力。家长顾虑戴镜会影响幼儿容貌及怕眼镜度数越戴越深,以后脱不掉眼镜,对弱视和近视混淆不清,护士耐心讲解视力的发育规律,弱视与近视的区别,说明戴镜不影响视力加深,更有利视觉发育。患儿刚戴上眼镜时会感觉不适,如眩晕、地面高低不平、不能独自走楼梯等,告知患儿有几天的适应过程,待适应后除了睡觉应整天戴,督促家长对眼镜进行护理,每天清洗眼镜片,保持清晰,每天检查镜框有无变形,及时到眼镜店保养眼镜。有些弱视儿怕被同学取笑,应多鼓励并耐心诱导,使其知道视力在以后学习、生活和长大后工作的重要性,用幼儿比较向往的职业,如视力好了长大才能当、警察、宇航员等适合幼儿心理语言进行交流,幼儿一般比较兴奋地接受治疗,并与幼儿园老师多沟通,做好幼儿弱视认知辅导,使幼儿都认识到戴镜是治疗的一种方法,消除相互间的起哄,取笑,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在弱视治疗过程中,每月检查一至两次视力,3个月至半年或根据视力变化重新验光,调整眼镜度数。在弱视治愈1~3年不复发后大多可不戴镜或仅在看远物时戴镜。

(4)遮盖健眼法护理:如视力相差2行以上,盖住视力达0.9以上的健眼,可以解除健眼对患眼的抑制,让患眼得到锻炼而提高视力。如双眼视力长期不提升,可以交替遮盖双眼,变双眼看为“单眼看”,以增加注视力度而促进视力增长。弱视儿一开始都不愿意遮盖,怕被外人取笑,常常摘脱或偷窥,从而不能坚持或放弃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治疗失败,针对患儿个别情况,集中遮盖治疗的患儿及家长互相交流、认识,成为朋友,家长对患儿相互引导,鼓励。护士根据患儿的个性和特点,耐心引导,让患儿理解遮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自觉配合遮盖,同时告知家长良好的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对患儿要加强监督。加强眼部卫生,每周进行视力检查,避免遮盖性弱视[6]。

(5)弱视治疗仪应用护理: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弱视治疗仪,主要有同视机、多功能闪烁增视仪、海丁格氏刷弱视治疗仪,坚持每天一至两次,每次20分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仪器的功能及原理,如主要用弱视仪的“图标”锻炼“萎缩”的视力或者用“色光”唤醒“睡觉”的视细胞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幼儿多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耐性低的特性,都要求我科在专职护士监护下治疗,在治疗时避免上厕所,进食,聊天打闹。治疗室室温适宜,冬暖夏凉,弱视儿感染其他疾病期间暂停治疗,以避免传播性疾病,每天做好治疗室物表空气消毒。避免患儿感到枯燥无味而厌烦治疗,在训练室播放幼儿爱听的童话及儿歌,以增加乐趣,营造安全、舒适、宽松的治疗环境。弱视训练期间是护理人员和家长接触最多的时间,多与家长了解、沟通,掌握其心理需求,解除他们的疑虑,并找准时机对患儿家长及亲属进行有效的治疗宣教,以增强信心。对不予配合的患儿尽量不责备,在临床实践中,和患儿交朋友,以“某某小朋友”“宝宝”等问候语称呼患儿,更拉近了与其的心理距离,让患儿充满亲情和熟悉感,对配合治疗患儿,给予鼓励,作为学习的榜样,增强患儿的积极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除此之外,指导患儿在家行精细目力训练,如穿针、串珠子、绘画等刺激视觉发育,每天一至两次,并鼓励家长陪同,如进行有偿比赛,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为宜,避免患儿训练时间过长产生厌倦或敷衍情绪,每疗程30天复查视力一次,根据疗效适当选择弱视治疗仪,坚持而持续的治疗是关键。

6.健康教育指导干预 弱视患儿治疗的成败与家长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通常弱视治疗初期视力提升比较快,家长比较满意,但到后期,视觉敏感度降低,往往出现一个“平台期”。而停滞不前,家长容易动摇信心,放弃治疗,这时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非常关键,特别对于弱视程度重的患儿家长,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便会失去信心、耐心而半途而废,这要告诉家长这是治愈的必经之路,度过这一时期视力会进一步提高,不坚持治疗弱视会加重或复发,在治疗后期矫正视力正常后,为巩固疗效采用间断训练法并根据病情采用递减方式,定期复查,定期随访,确保远期疗效。

7.营养的指导干预 合理的饮食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有少部分家长不了解哪些食物对眼睛发育较好,指导家长做到合理、营养、均衡的饮食,如多吃蛋、鱼、奶、果蔬等,保持充足的睡眠。明确告知家长,幼儿视力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尽量避免玩电脑、手机,以免给视力带来伤害。

结 果

本组弱视儿264例404眼,经过2个月至2年不等的弱视综合治疗,总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99.5%,5眼重度弱视中,2例无效(为斜视性弱视),经治疗半年效果不明显,指导到省级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余下3例视力均达0.7以上。264例患儿依从性较好,最终无一例放弃治疗。不同年龄、弱视程度及弱视类型的治疗效果。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力越来越重视,弱视治疗是一个漫长、单调、重复的过程,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与在家长对弱视知识充分了解和信任下,进行专业治疗和家庭治疗分不开的。我科充分发挥基层妇幼保健优势,治愈率近两年来上升较快,从初步检查到治愈后随访,重视每一步骤个性化的治疗、心理及生理护理,使患儿坚持治疗率达100%为目标。这需要我们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心和耐心。据有关资料报告3~5岁弱视治疗效果最好,程度越轻效果越好,因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7]。有些患儿在治疗开始阶段往往因好奇心和新鲜感,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好,但是在疗程的后半阶段或者更长的治疗时,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应付式训练、不配合等,导致疗程间断,甚至还未达到正常视力就放弃治疗,我们要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每个疗程的连续性和坚持性,加大弱视知识的宣教力度,经常开展一些弱视知识的小讲座,不定期地集中患儿及家长观看弱视知识的宣传片,在治疗过程中,适当给予鼓励,提高依从性,增强治愈的信念。及时复查视力,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做好在册登记,建立信息库,定期跟踪随访。曾有中途放弃治疗者,经过我们电话向家长及患儿耐心疏导,找出原因并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继续接受治疗,直到痊愈,这与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起到了关键作用。“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愈,并定期跟踪随访”,是我科对弱视患儿治疗的“四大原则”。做到社区内适龄儿普查率达100%,降低重度弱视患儿,在治疗中对弱视患儿及家长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弱视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贾达周.浅谈弱视(上)[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1,(5):8485.

[2]王泽欧.有关弱视诊断的思考——弱视定义的再商榷[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2):120122.

[3]肖国土,尹健华.屈光不正诊断与治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88.

[4]王洪峰,王恩荣.对儿童弱视愈后认识的不断深入[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1001.

[5]陈林义.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256260.

[6]马代金.李伟力.完全遮盖疗法对弱视儿童屈光状态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2004,6(4):253254.

[7]王建平.弱视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4851486.

(收稿日期:2012-07-30 修回日期:2012-11-16)

上一篇: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综合医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