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

时间:2022-09-09 05:35:50

试论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

摘要:文章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创新导向型城市战略模式,界定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比较了该模式的类型,探讨了其实施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

一、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的内涵界定

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是指凭借城市创新环境的优化,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中和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中获得推动城市全面战略动力的一种战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城市战略模式,是对原有城市战略模式的扬弃。改变了创新在生产函数中的要素附属地位,将创新作为独立要素引入城市战略函数,以创新为战略的核心要素,使战略从模式上走出了对资源禀赋条件和历史积淀因素的依赖性,为城市战略提供了一条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道路;该模式将创新作为城市战略的基本动力要素,突破了区位、资源、资本等战略动力要素所共同面临的临界困境,走出了边际递减规律的陷阱,为城市战略找到了一种持久的动力。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与原有城市战略模式相比较具有明显特征:一是原有城市战略模式是依靠影响城市战略的部分因素的聚变推动战略,而创新型城市经济则是依靠创新能力的提升对诸多城市战略的基本因素产生影响进而推动战略。二是在原有战略模式下,城市战略的具体路径相对单一,而创新型战略模式下,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可以在多个因素或载体上体现出来,由此引致了城市战略的具体路径则呈现多元化特征。三是原有城市战略模式都对某类因素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往往只有相应因素的优势比较突出时相应的战略模式才能适用。相反,创新型城市经济对无法改变的禀赋性因素要求不高,对区位、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依赖性相对较低,战略创新型城市经济所要求的各种因素大都可以开发、培养和引进。在创新型战略模式下,城市经济自身的禀赋条件只会对战略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几乎不存在某个城市经济因客观条件制约而不适合战略创新型城市经济的情况。

二、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政府主导型

创新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政府首先意识到创新之于城市战略的重要作用,并围绕增加城市创新资源供给、完善城市创新机制、提高经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目标进行有关制度供给,政府的推动是城市战略的基本动力。政府主导型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优势在于,对城市市场战略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模式选择面临的进入壁垒较低,在政府相关制度供给高效率的前提下起步战略速度较快,由政府解决城市经济社会战略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战略相对平稳,较少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其劣势在于,过于依赖政府力量,不仅容易出现政府对于民间经济的挤出效应,而且不利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和战略,一旦出现政府失灵将会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可能出现循环恶化的危险。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在经济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政府主导型具有良好的现实适应性,能适用于相对落后的城市战略,即便对战略相对较快的城市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市场主导型

创新的主导动力来自以城市为核心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需求是创新的源泉,来自民间的创新冲动是战略的原动力,市场力量的自我组织作用调节着创新活动,政府在创新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其主要角色是对民间创新活动的默许支持和对创新成果的制度性强化和推广。市场主导型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其优势在于,创新动力来自民间需求,创新动力具有明显的市场指向性和市场驱动性,所引致的创新活动不仅具有正确的战略方向,而且具有充足的战略动力,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创新与战略的社会摩擦成本相对较小,经济体相对成熟之后会形成一种自我强化、自我组织机制,整个经济的战略后劲比较充足;其劣势在于,对城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要求比较高,在创新的物质要素和环境要素等方面存在几乎高不可攀的进入壁垒,在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适应性较差,战略过程中易受到市场机制自身缺陷的冲击,出现创新的盲从性、短期性等问题。在我国城市经济总体战略水平比较落后的背景下,市场主导型战略模式在适用范围上还比较狭窄,更多地适用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市场主导型战略模式毕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战略模式,可以将城市经济体所蕴藏着的巨大的战略潜力完全激发出来,从思想层面、理论层面乃至实践层面都对各城市经济具有强大的诱惑力,是城市战略的重要目标模式。

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的不同类型各有优、缺点,要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战略模式,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约束因素,遵循科学原则,做出理性选择。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类型选择的总体思路是,辩证地分析各类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理性地分析城市战略的内外环境因素,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战略模式。在具体的选择决策过程中还应遵循科学决策原则、动态修正原则、比较评价原则等一系列原则。

三、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

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模式,就是要把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点。应遵循指导思想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着力提高城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辐射能力和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其基本定位是:建设有城市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城市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区域综合竞争力突出的创新型城市,成为区域重要的技术开发基地、高新技术基地和区域科技合作基地。其基本思路如下:

(一)明确着力点

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应以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把城市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区域综合竞争力突出的创新型城。同时,要因地制宜实施合理的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有3种基本模式,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城市自主创新力现状和产业发展情况看,3种自主创新模式应该有所侧重。一般规律是,应该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重点,以集成创新为突破口,以原始创新为制高点,推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把握主要方向

一是选择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特别是发展新材料、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数控机床、电子信息、新型农业等战略创新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战略产品计划和工程专项,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争取进入世界产业前沿。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在重点产业的众多领域中。选择重点领

域,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三)搭建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支持平台。研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使之成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二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丰富的科技条件资源,形成一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以及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等,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开放共享的科技条件平台网络系统。三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继续加强各类孵化器建设,健全完善孵化服务体系,延伸孵化链条。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健全机制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支持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自办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人股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二是发挥科研院所自主创新优势,探索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应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与企业的研发需求相结合,通过合作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规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制度,实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制度,保护科技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技成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降低成果转化风险。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融资机制和孵化平台建设。

(五)营造环境

一是做强高新区,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城市高新区作为自主创新载体的功能。突出对企业、创新平台、创业投资等关键创新要素的聚集和整合,显著增强高新区对创新型项目的承载能力。加快各类创新型企业的聚集,加快各类创新平台的聚集,加快各类创业投资的聚集。二是发展教育和科普事业。加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规模,形成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把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性工程。三是大力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优化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制定完善与国家、省科技法律、法规和技术创新政策相配套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法规体系。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完善市科教兴市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切实发挥其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领导作用。四是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和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行政成本,完善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六)落实政策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相适应。重点支持对城市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科技项目,加大财政资金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二是落实税收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对研发仪器设备实行快速折旧。落实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落实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三是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自主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四是实施政府采购。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由市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按照财政部确定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贯彻执行。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制度。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符合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买。

上一篇:坚持以果兴农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下一篇:浙江经济转“危”为“机”力促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