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时间:2022-09-09 05:08:01

浅析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摘要:本文针对植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问题,提出通过对苗木起苗时间和方法、分级统计、检验检疫、包装和贮藏以及栽植前的保护等措施的论述,其各项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造林苗木的活力,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造林 苗木活力 措施

苗木是林业生产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证,各类苗木的起运、包装、贮藏以及造林前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采取针对该苗木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科学而有效的技术措施,来维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苗木活力,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一、起苗

1.起苗季节的选择

起苗一般在苗木休眠期进行,主要是春秋两季。个别针叶树如樟子松、油松也有雨季进行的。随起随造最能保护苗木活力,但在实践生产活动中,大规模的造林和起苗是不可能完全同步的,都存在或长或短的苗木包装、运输和贮藏。

1.1春季起苗。春季土壤解冻前,苗木即将开始萌动生长时,有些苗木则可起苗,如针叶树樟子松、油松的裸根大苗、阔叶树大苗移植等带冻土球栽植,可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气温回暖、土壤解冻后,苗木解除休眠,开始萌动,此时起苗适合于大多数苗木,如针叶树樟子松、油松、侧柏、沙地柏营养袋、营养钵苗木(有时已抽出新梢),阔叶树白腊、杨树、榆树、果树类苗木等,正常情况起苗后可立即造林,苗木只需临时假植,则利于保护苗木活力,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1.2秋季起苗。多数树种都适宜秋季起苗,一是随起苗随栽植,栽植后根系在土壤冻结前还可完成伤根愈合,产生部分新根,来春不经缓苗,生长迅速,成活率较高;二是苗木起后进行假植贮藏,第二年开春栽植,较常见的是紫穗槐、沙棘、桑树、刺槐等苗木。

2.起苗方法

如大田裸根阔叶树苗的人工起苗:根据苗木大小,从畦埂边开始,距苗木根基30cm左右垂直下挖,挖到一半深度再斜挖,保证根系完整,根伤最小。苗木要根据要求进行截干,特殊苗木要适当剪枝处理。

如大田裸根针叶树苗的人工起苗:小苗一般要将苗根蘸泥浆、生根粉处理;大苗根据造林技术要求带土球起苗,土球大小视苗木规格而定,还要用纱布、麻袋片打包,避免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破碎。营养袋、营养钵苗木人工起苗:一般情况逐畦逐行开挖则可,只是尽量避免营养袋(钵)的破损。

二、苗木分级统计与检验检疫

1.分级统计

1.1分级标准。裸根苗分级:主要以根系、地径、苗高3个指标确定,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木,不能出圃。且苗木苗杆通直、色泽正常,针叶树顶芽发育要饱满健壮,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又无检疫对象病虫害;营养袋、营养钵苗木分级:主要按照营养钵(袋)规格、地径、冠幅、苗高4项指标分级,原则要求同裸根苗。

1.2分级方法。与起苗后的拣苗相结合,首先要除杂剔废,将混杂在苗木中的异类苗及等外废苗剔除,再按标准要求选出Ⅰ级苗,然后选出不合格苗,最后选出占数量多数的Ⅱ级苗。废苗和杂物在圃地必须烧掉,不合格苗木通过苗圃地移植继续培育,直至来年达标合格再出圃。

1.3苗木统计。苗木统计一般结合分级进行,裸根苗以扎捆形式统计;营养袋苗以一定数量装袋形式统计;营养钵和带土球大苗需逐株清点统计。

2.检验检疫

出圃苗木在原圃地,经林木种苗检验员依据国家检验技术规程检验检疫后挂好标签、附上检验检疫证书,即可运输、造林。分级统计和检验检疫工作速度要快,尽量选择在背风阴凉处进行,以防止苗木脱水丧失活力。

三、苗木包装和贮藏

1.裸根苗包装后的根系处理

苗木根系处理的目的是较长时间内保持苗木为运输、贮藏至栽植前创造一个较好的保水环境,尽量维系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常用的方法有浸水、蘸泥浆、蘸保水剂等,浸水、蘸泥浆常与生根粉(如ABT)结合使用效果不错。

2.包装材料与方法

包装材料常采用纸箱、塑料袋、编织袋、纱布、麻袋片等,根据苗木环境条件、存放与运输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包装。总之,苗木包装要因时因地制宜。

3.苗木贮藏

3.1假植:裸根苗的贮藏分为临时假植和越冬假植。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土壤湿润的地方开沟,苗木以捆排列、每排数目相同,苗梢向下风方向倾斜,深埋踩实灌水,有时间隔压进农作物秸秆捆,以利苗木呼吸通风,防止苗木发热霉烂。

3.2窖藏:一些数量较少、名贵树种采用此法,窖藏温度一般较低,能延长苗木休眠期。

四、苗木的保护措施

1.苗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苗木通常情况下采用大货车运输,途中苗木要用蓬布覆盖遮挡以免风吹日晒,经常检查苗木是否发热,视情况采取适时通风、适量洒水降温等措施,保证苗木始终鲜活;特殊情况采用冷藏车运输,主要适用小苗、名贵树种且路途较远的运输。

2.苗木造林前保护措施

营养钵或带土球大苗在造林地的临时贮藏,应选择在背风阴凉地点,因存放时间短,一般采用搭设遮阴网或洒水保湿法维持苗木水分平衡;裸根苗造林一般情况下数量多、规模大,苗木运到造林地后往往需要几天的栽植时间,通常采用临时假植措施。苗木处理,植前有条件的地方裸根苗要浸水(不超1d时间)或带水栽植(盛水桶)、蘸泥浆、生根粉,使苗木根系充分吸水,增强苗木活力;营养袋(钵)和带土球苗木,栽植时要视袋(钵)及包装材料情况,剪破、剥离、剔除包装材料,精细栽植,确保成活。

五、结论与建议

1.苗木的起运、包装、栽植前的贮藏,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否则,苗木的活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明确种苗工作人员责任,提高其素质和操作规范程序,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2.坚持就地就近育苗的原则,以减少贮运过程中对苗木活力的影响,以坚持培育优良乡土树种为原则,真正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外调苗木要科学适量。

3.要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否则也将使造林失败。

上一篇: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下一篇:浅谈甘蔗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