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

时间:2022-09-09 03:53:32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

初中时期是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渡时期,此时他们的知识尚少, 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如果一味地向他们讲解抽象概念、 原理,必然会使他们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也很难达到教学实效。然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转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应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的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内涵就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教师改革教学模式的工具,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资源,使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地融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给学生播放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而把教学内容闲置一边;同样也不能舍本逐末,片面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学科内容的深度挖掘。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传播者,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媒介、一种工具,它只能辅助、服务于教学,我们不能为了应用它,而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结合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适度”的原则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会出现“填鸭式”的教学。如教师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讲解,使思品课变成了“放像课”,教师成为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实际上,多媒体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常常只是在某个阶段才使用。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思考,哪些内容、哪几个环节运用最适宜、最有效。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有的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冗长而枯燥的信息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说,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选材应适当、典型、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掌握好分寸。

2、“实效”的原则

“实效” 是指信息技术的课件设计要达到教与学的整合。一方面,课件设计要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并且能准确反映教学内容。一个非常精美的动画,如果和教学内容无关,则毫无价值;反之,一个简单的图片,若能准确的反映教学内容,就会成为一个亮点,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一方面,课件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恰切”的原则

“恰切” 是指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要恰当。信息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图片到动画各有不同特点,未必最复杂的就是最好的,一味追求高层次可能是一个误区,在使用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表现形式。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结合的优越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非智力的源泉。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由于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积极反馈,教师通过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相应的信号加以强化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中创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这些效果是传统教学媒介难以完成的。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在这个素质的核心——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把学生培养成善于思考,富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人才。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习题等教学内容的简单转移,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多”、“全”、“新”,更不是利用现代化进行“课本的再包装”。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尚待我们不断发展完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朱自清的女人梦魇 下一篇: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