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电子化为背景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时间:2022-09-09 03:32:30

以数据电子化为背景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帮助其尽快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形势,就需要借助内部控制来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本文通过以数据电子化为背景,从该角度来探究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内部控制 数据化 电子对策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对于战略的选取,还直接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速率。本文在数据电子化的背景下,尝试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领域提供一系列的优化举措,例如反馈信息等举措,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其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企业革新提供借鉴方案。

一、流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企业内部控制的真正目的在于,它能够有效规范企业管理、合理规避潜在及预防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优化企业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的合理地配置,通过整体协作性的提高来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资本,最为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加快企业运营资本的周转率,进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想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设计出科学的企业流程。一般来说,企业流程的设计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从企业整体思路出发,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制约以及分配机制;其次要以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及时准确调整内部架构。第三,精简、高效原则。首先,部分长时间闲置部门要结合企业经营现状予以精简,杜绝人员冗余现象产生,择优留存。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便于各部门有效统筹协调,提升单位效率。最后,需要在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之上,积极响应客户以及市场所需。

二、结合应用具体剖析实施方法

企业要在强化内部控制共享中心管理及强调数据电子化的背景之下,探索出合理的跟踪模式与协同方案,为内控管理创造科学化电子化的平台,最终形成综合协调的实际效应。

(一)共享数据化

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便于财务内控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企业内部中心的控制平台有助于其提高业务意识、强化风险处理效率,建立制衡共享机制,集中整合业务,能够降低重复性、同质性的流程,极大地提高标准化,发挥业务处理效率的分工的功能。以ERP系统为例,顺利开展业务管理系统,需要共享中心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进行分散使用、集中管理,收集经营数据,构建合理的岗位交接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在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等方面,可以利用ERP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要考虑公司决策制定、履行、监管,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创建适应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利用网络优势,确保数据交互与流程相互联系,紧密衔接风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环境建设,支持共享服务。

(二)提升电子管理

企业只有坚持强化内控监管与改革,努力提升企业电子管理的能力,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顺畅度,制定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武装来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能力。以KPI体系为案例,企业搭建电子管理平台后,就可以通过数据统计来确立效管理相配套的系统,将繁复的工作流程大大地缩短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方式可以创新企业的管理方式。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掌握不同岗位的共性及个性化需求,能够主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应用与传统的数据仓库相比较下,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所以企业必须采用新处理模式,才能实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企业内控在应用大数据一定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与分析某个管理难点时,尽可能使用全部数据而非抽样数据;二是作为试点工作,不能只考虑数据的精确性,还要适应数据的多样性、丰富性,甚至要接收错误的数据,关键是效率;三是捕捉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胜于对因果关系的探索。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层还要努力实现可视化、实时化的资源调度,包括设备能力、任务分配等,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的服务过程进行监控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助力企业的发展。

(三)实施科学信息化评价

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时,应在企业内部推行符合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企业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内控评价体系的高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特别是在“互联网+”浪潮下,更要明白信息化的价值所在。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能准确、全面、及时地为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监管层提供反馈信息,理顺业务流程,支撑企业资金工作的开展。同时,信息化也有助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改善,良好的治理机制也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基础。企业可以构建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软件,以此为切入点来改善企业的评价方式和管理方式。

具体而言,信息化评价可结合企业职工、企业管理以及企业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体系下,由多个分指标共同构成,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汇总,综合得出信息化总体评价指标,用以衡量企业内部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比如,可设置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评价体系、组织结构评价体系等。但与此同时,要注意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与可延续性,确保评价体系可以切实服务于企业内控。

综上所述,在数据电子化背景下,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就要通过信息系统促进数据共享,改善企业内部结构的工作流程,构造高效的信息化评价模式。当然,企业内控的电子化模式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整合多元化的数据和信息,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配套的数据管理体系,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波.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Ol3,08:11―12

[2]孙彦挺.企业加强内控管理的对策探讨[J].会计师,2014,09:45―47

[3]于海洁.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09:101

上一篇:基于公共财政框架的财政监督浅析 下一篇:血汗海鲜击中全球供应链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