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两个转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09 02:27:02

电力两个转变调研报告

**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今年又提出实现“两个转变”和提高“五种能力”的工作要求。作为基层供电企业,如何来落实和贯彻国网公司和江苏省电力公司的工作部署和战略方针,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和研讨,对工作定位应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干事业、谋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实践基础。从企业的发展看,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要把电网建设和电网安全作为供电企业的发展基础。电网坚强要将突出建设运营电网作为核心业务,电网发展将带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又会促进电网发展。我们的产品是电,电网就是最基本的经营资本。无锡电网是一个大网但不是强网,还要通过不遗余力地抓投入、抓建设,才能真正建设起一个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强网。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提出的“三个百分百”、“三要六查”以及江苏省电网公司提出的“常态机制+动态措施=安全目标”的管理要求,都是我们做好电网安全的基本指导思想。只有牢牢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科学、全面的安全观;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块主阵地,才能保证电网经营的基础。围绕这个宗旨,就要正确处理和解决好人、设备、环境的问题。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一个“和”字,营造氛围,和谐管理;二是要加强平时的安全管理,突出一个“狠”字,狠抓落实,狠抓考核;三是要高度重视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要突出一个“严”字,严格追究、严肃处理。夯实安全基础,就是打好企业发展的稳固基础。

第二,要把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支撑。人的问题很重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中就有抓队伍这项内容。所谓“抓队伍”包含着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包含着大量的人员培训、培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要按照“三抓一创”的要求和构建“人才高地”的思路来抓人的培养,努力做到人才在一线培养、人才在一线使用、人才在一线提拔,要让一线也能够留住人才。这样,就能在公司上下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也就有了发展的支撑。这不仅是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的问题,也是公司的大事,是公司发展的大计。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把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建设“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要真正以企业信息化来带动生产自动化和企业现代化。为了这个目标,一定要理清思路,要站在一个高的境界上来想问题、谋思路、做规划,真正做到“科技兴企”、“人才兴企”。对于人才和科技的问题,既是一个导向问题,又是一个前瞻问题,更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性问题。

第三,要把精细化管理和同业对标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抓手。一方面是上级领导战略思路比较清晰,叫“战略决定了成败”;另一方面是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叫“细节决定了成败”。作为基层非独立核算的供电企业,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要根据省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把握每一个环节,推行精细化管理,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减少漏洞,减少损失;要在具体管理上不断创新,提高效率。对于同业对标工作,我们之所以非常看重这项工作,一方面是落实上级的指示和部署,另一方面无锡供电公司总量多、规模大、历史长,在几十项指标体系中,应该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我们应有的地位。我们要借助于标杆管理这个手段,主动谋划工作,主动强化管理,达到指标先进、管理科学的目标。真正实现“用指标评价企业,用业绩考核企业”,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第四,要把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动力。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任务的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业绩持续改进,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开展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绩效管理,是要引导员工关注公司目标、关注部门工作、关注岗位要求,注重能力提升,注重绩效改进,以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推动管理的良性循环,确保公司各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从去年起,无锡供电公司试行绩效管理;今年,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员工绩效管理的考核办法,又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其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公司管理实际。我们要积极推广绩效管理,坚持对岗位进行动态调整,无论是中层岗位还是一般管理岗位,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工作碌碌无为的人员要坚决予以调整,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和动力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激励和凝聚作用。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国家电网公司有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我们基层供电公司应该遵循这个体系。同时,各个企业受地域文化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企业文化特质也有差异。因此,在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构建符合企业实际、融入地域文化的企业文化,并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形成“非领导的影响力,非制度的约束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五,要把优质服务和奉献社会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宗旨。国家电网公司“8.17”优质服务电视电话会议通报的湖南浏阳“7.31”恶意停电事件以及处理结果在公司系统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和触动,给优质服务工作敲响了警钟。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电力监管力度将不断加大,社会公众对供电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电力营销和服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四个服务”、“三个十条”以及江苏省电网公司的营销服务手册,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向刘平同志学习”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亲情服务法”,并且实现“本土化”,在服务过程中让客户享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悦。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向营销班组开展学形势、学法律、学业务、学沟通、学服务等活动,重点是加强对营销人员的营销理念、服务理念、管理方法、业务、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实现队伍向复合型、能力型、高水平转变,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技能好的优秀营销团队,真正实现“把真诚献给社会,把方便带给客户,把困难留给自己”。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战略,农电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承载着光荣的使命。我们将坚持开展以整顿队伍、整顿管理、整顿工作,“内评管理、外评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整两评”活动,把农电服务工作摆到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抓落实抓长效。重点是推进“三个一体化”,即城乡建设的一体化,加快农网改造步伐,确保“十一五”期间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8.5%、农村供电可靠性达到99.7%以上;城乡服务一体化,把城市供电服务的体系、制度、标准延伸到农村;城乡管理一体化,使农电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围绕加强农网建设,要针对农村供电点多、面广、电网薄弱的现状,根据省公司统一部署,实施农网二次改造。做好农村配电网络的规划,充分考虑新农村乡镇的景观要求,尽量做到配电线路从背街小巷、交通干线的次干道架空接入,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美化环境、节约投资。对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要坚持导入《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充分满足小康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用我们的具体行动为建设新农村尽到应尽和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电力员工执行力调研报告 下一篇:电力客户信息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