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心理谈女性化妆品营销方针

时间:2022-09-09 01:35:49

从消费心理谈女性化妆品营销方针

一、女性化妆品现状及特点

1.女性化妆品市场的现状

在消费者这个群体中,女性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再是紧紧地满足于家庭日常生活,更多的是转向注重个人消费需求的满足。美的消费概念在女性消费群体中得到提升,永远年轻的愿望激励着更多的女性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正是这个趋势给中国企业的化妆品市场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也正是中国这个庞大的特殊的市场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女性消费市场。据调查,全球化妆品市场发展迅猛并且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04年2000亿美元,到了2008年美国的化妆品销售额就达到了2470亿美元。跨国公司是化妆品市场的主角,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分别是联合利华、欧莱雅和宝洁公司,他们共同瓜分了全球25%的市场。百货公司仍然是销售大户,拥有32%的销售额,但一些新型销售方式的发展如Sephora和通过因特网直销等都会给化妆品销售带来巨大的影响。在国内外,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网络化对于我们消费带来的巨大改变。由于人口的老年化与工作女性的增加,未来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彩色化妆品。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高校女生的化妆品购买对象一般是AVON、美宝莲等品牌,而工作的职业女性则更倾向于玉兰油、LANCOME、资生堂、SKII等品牌。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也使女性在选择化妆品品牌时出现档次的差异化。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销售量在过去10年内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递增,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八,亚洲第二化妆品市场。专家预测,到2015年,仅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1100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化妆品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必将导致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的屹立并繁荣因此,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在面对中国如此大的市场前景,在诸如欧莱雅、宝洁等众多跨国品牌的竞争压力下,应该吸取国外品牌的经验抓住本土市场,在本土化的充分竞争优势下取得成功,抓住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明确企业的品牌定位,运用正确的营销与广告策略来促使本土品牌销售量的提升。学习和借鉴新型的营销经验,无柜台销售的营销网络,完善的售后服务。

2.化妆品行业的女性消费特点

首先,女性的消费是非常明显的非理性消费。经调查,93.5%的18岁-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就是受打折、朋友、销售人员、情绪、广告等影响而进行的“非必需”的感性消费。非理性消费占女性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0%。较男性消费者而言,这种受到促销及广告影响而发生冲动消费的情形在女性消费者中更为普遍。面对同伴热心捧场、百般赞扬的女性是很难能够保持理智的,因为女性受影响受感染的弹性较大,容易产生群体交互和从众心理,从而引发感染性消费。其次,女性的消费忠于对美的追求。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喜欢追求时尚、表现自己对美的渴望十分强烈。屈臣氏集团旗下的个人护理商店曾对女性顾客进行了个人生活理念的调查,在被访的女性中有55%用于个人年消费的最大比例用在美容美发等个人护理方面。这部分消费者除了注重个人美以外,对商品的造型美等也十分关注。即使是细微的优点和美感,都很容易抓住女性,唤起她们的某种感情。她们甚至会忽视商品的价格,仅仅处于对那一点细微之处的喜爱而产生购买欲望。

然后,女性的消费强调个性化消费。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比较强,因此她们在购物时有一种排众心理,这是女性消费心理中的一种特殊消费心理。她们一般选择与他人有区别的产品和有个性的商品,往往不拘泥于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否是名牌,只要适合自己,就愿意购买。因而,一些标新立异的商品,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如对彩妆特别关注一些另类的颜色或款式,在非理性心理驱使下追求个性化的产品价值享受。最后,女性在消费中年龄,职业等差异明显。根据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女性的消费特征也趋向差异化。在不同的年龄层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例如,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如在18岁至32岁之间,这部分女性在选择化妆品时更注重的是护肤、美白、时尚,凸现个性的化妆品色彩。而年龄较大的女性消费者由于工作和家庭的操劳,在选择时则更注重护肤养颜,促使皮肤看上去更年轻化,这也使保健品行业抓住女性的这个心理特点在“更年轻”的宣传上大做文章。根据职业的不同,女性消费者在经济上有了差距,在校的高校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选择化妆品时主要以价格为考虑对象,一般选择中档的品牌,在选择品牌的同时还要慎重考虑价格的高低。相比经济较独立的职业女性来说,她们选择化妆品品牌的时候很多是关注自己想要的品牌效果,价格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他们往往选择较高档次的品牌。通过以上对女性消费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抓住女性消费者对美和更年轻的追求心理,这为中国的企业在女性消费群体这个潜力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宝洁、玉兰油、美宝莲、欧莱雅等国际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

国际化妆品行业的惊人发展给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带来启示和竞争,特别是在中国的异常发展,给中国的企业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如玫琳凯在中国的发展走出了它成功的一页,正是因为它抓住了女性的这些消费特点,特别是中国这个庞大的女性消费市场,运用自己独特的销售网络和销售队伍,以及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地发展和壮大,成为化妆品市场上的强者之一。

二、从女性消费特征分析营销策略

1.利用女性消费心理制造热点

在实施营销策略的方面,对非理性消费者,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他们的冲动性。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把潜在的市场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形成消费热点。或是增加附加值等来吸引非理性消费群体的购买,激发他们的潜在购买心理。

2.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划分消费群体

对不同年龄层的女性对美的概念的理解寻求目标市场。如对青年消费群体,更应该侧重中档产品,宣传产品的独特效果,在价格问题上要尽量避免与其他高档产品的冲突。

3.树立产品品牌形象,使产品独具个性

化妆品市场应树立产品个性、时尚的形象,比如动感的,或是妖冶的色彩,或是更加独特的艺术造型。体现“物以稀为贵”的综合价值,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求。树立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众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企业在营销策略的实施上要竭力地宣传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等,企业要深入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顾客的潜在需求,做到品牌和文化价值的融合。

三、企业应该采取实施的营销策略

1.产品本身策略

要想产品畅销,首先要产品自身好,要有自己的品牌,有吸引消费者的特色和个性,不能坑蒙拐骗。在简要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同时,不能忽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发生变化。通过对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中国市场和媒体研究”(CMMS)提供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在化妆品消费方面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化妆品产品的消费经验越来越丰富,感性认识越来越强。二是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越来越注重品牌带给他们的感受。三是消费环境的改变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快速缩短。这些变化要求企业提供品质优良产品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铸造自己的品牌,满足消费者注重品牌的消费心理,培养消费群体的忠诚度。ThomasJones和EarlSasser把这部分消费者称作企业的“信徒”,当客户体会的价值远远超出预先期望,对品牌相当满意并感到高兴时,他们不仅给予企业充分的信任和可能的最大交易额,还会自动地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转告给其他人,实际成为企业销售人员的延伸。企业应该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的变化。

2.产品价格策略

价格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特别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价格因素是影响品牌消费的关键因素。在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还价心理是消费者的共性。还价是一种“占便宜心理”,是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特别是消费者对同一类型产品的喜爱程度相近时。价格就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依据。“货比三家”实际上是“价比三家”的消费心理将主导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过程。在产品定价上企业要尽量地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品牌概念已经定位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针对消费者对产品的忠程度改变价格的制定方式,太高的价格将失去中低档消费者市场,太低的价格将给中高档消费者“便宜无好货”的错觉。在分析目标消费群体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价格体制,抓住各个消费层次的消费者。

3.产品渠道策略

无论是欧莱雅还是资生堂,还是兰蔻,进军中国市场选择了相似的销售模式,在汇金百货、太平洋百货、百联世贸等知名百货店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专柜,专柜销售是化妆品首选的方式。与此同时,一级大城市消费者的购买渠道发生着改变。直销、专卖、电子商务等新渠道正悄无声息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企业应该视自己的情况而定尽快地抓住这些新的渠道。可以看到直销、专卖、电子商务是目前化妆品行业十分缺乏的营销渠道,中国的企业应该认真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采取适当的销售渠道,抓住销售渠道各种新型的方式和薄弱的方式,创建自己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特别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完善网略销售渠道,抓住有效的销售渠道。

4.产品促销策略

促销对于化妆品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利用女性消费者的“占便宜心理”让其心理得到满足。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往往关注一件商品很久,非常喜欢。当它采取买赠等形式促销时,它就会激发相当一部分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尽管对于企业来讲,实际的让利微乎其微,但促销就将成为此类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应开发多元化的促销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抽奖、满额赠礼等几种常见惯用的促销手段,适度根据企业对产品的地位,明确主题进行促销,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否则,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将最终疲于刺激,而无法使企业获得新增购买力。

上一篇:西部兰花品牌建立与市场行销方针 下一篇:国际证券对中国银行危机传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