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1:11:57

品管圈在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并集中培训,展开品管圈的督导流程,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的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缺陷率、压疮发生率及压疮预防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后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率、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品管圈; 提高; 高危皮肤; 识别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45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1-3]。笔者所在医院“安全圈”,以“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为题,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大大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成立安全圈,由4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共12名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并集中培训,展开品管圈管理程流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3年7月-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安全圈,推举圈长一名(副主任护师)指导工作,圈员各有分工。每月进行1~2次圈员活动,每次4 h。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管理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确立安全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选题理由:(1)三甲评审要求中提到有压疮的风险评估与制度,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100%,并有预防压疮的措施。(2)压疮发生率持续不降:我国一般医院2.5%~8.8%;老年住院患者10%~25%;脊髓损伤25%~85%,且8%与死亡有关。

1.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随机抽查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临床病房护士150名,病房患者500例。发现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减压用具不足或使用不当,皮肤评估量表未个体化,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家属对病情了解及陪护情况等,具体见图1。

图1 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原因分析

1.4 目标设定

目标值的设定为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对分析出的四大主要原因分别进行目标值设定,其中患者入院时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95%。

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或减少因压疮带给患者的危害。发生可避免压疮≤5例/年[4]。压疮的发生率纳入季度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5 2013年7月开始实行品管圈PDCA管理具体措施

(1)由于护士对高危皮肤识别认识程度不同,存在压疮风险量表使用不当的主观判断。2013年7月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圈长对规范压疮评估量表的使用进行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解除大家对使用压疮风险量表的困惑,并规范评估时机。责任到人,科室组长随机抽查。护理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与相互监督,提高评估的准确率。(2)全体圈员共同参与讨论,圈长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能力,圈员积极发表个人意见,通过个案演示院内减压用具的使用,并到各临床科室面对面地督导,使管床护士切合实际应用减压用具。(3)重视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的自身素质,技术水平是第一位的。平时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专科内涵。护士还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及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言传身教,如翻身技巧,也可引导家属及陪护一起参与,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也可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感与主动性[5-6]。(4)随着病房老年、危重病号增加,初、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也存在差异性,故圈员们到各科室随机抽查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的识别的准确率,通过现场提问、到病区巡视、理论考核等方式提高准确率。

1.6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的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缺陷率、压疮发生率及压疮预防依从性。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施品管圈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后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率、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及缺陷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识别的准确率,有研究显示,压疮危险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大约占40%,那么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在护士繁忙的工作中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的安全[7-10]。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的识别流程得到标准化:识别高危患者及部位正确使用压疮评估量表落实相关的预防措施护士向家属及患者本人进行理论知识的宣教以得到配合与理解做好实时记录。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从而看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安全圈”活动历时6个月,汇集了全体圈员的智慧与精华。在问题的矛盾点上反复推敲,多次讨论,确定重点,逐步完成,活动后效果良好。每个人员都收获了有形成果;住院压疮发生率降低,也收获了无形成果。活动过程中,各圈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提高了个人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融洽了集体关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圈员的创新力与积极性,提高了个人信心。圈员在活动中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家属对压疮预防的依从性,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家属不了解什么是压疮及压疮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对患者照料过程中注意事项都不了解,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了解了压疮的危害及预防,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建立压疮评估报告制度规范压疮管理流程[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21-222.

[2]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8-62.

[3]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3-4.

[4]杨群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J].护理杂志,2012,29(6):64-65,74.

[5]朱亚,黄莹,曹杰,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1,28(23):47-49.

[6]黄芳.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8,22(增刊2):59-60.

[7]王丽.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2(30):2797.

[8]高振辉,刘实.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19):54-55,63.

[9]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10]高明丽,王立锐.ICU危重患者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47-1048.

(收稿日期:2015-01-24) (编辑:金燕)

上一篇: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护理分析 下一篇:立式挂烫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