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务院非同一般的星期三

时间:2022-09-09 12:33:08

每周的星期三,正在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政治生态的一个窗口。

除了出访或是参加重要活动,总理都会在周三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习惯在这一天的新闻里寻找国务院的声音。7个月,23次常务会议(20次在星期三),如果将这些会议的主题用一条红线串起来,看到的不只是大政方针变化的轨迹,更有本届政府的执政之道、治国之策。

23次常务会议,18次提到简政放权 毫无疑问,“简政放权”是这半年多国务院常务会议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从今年年初至今,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通稿中,18次提到简政放权。正如总理所强调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放管结合,是本届政府的先手棋,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一招。

在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看来,一系列“放权”的举措,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奠定了基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更是指出,“政府改革是本届政府的第一亮点”。

监管创新:“大数据”构建信用体系 强调:“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要义,是要切实做好‘放管’结合。”具体分析,政府工作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其一,监管的创新。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的生命。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这为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法规支持。

那么该如何建立信用体系?以当下最热的“大数据”,阐释了构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的路径。他说:“我们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包括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都要融入‘大数据’的思维理念。”

其二,服务方式的创新。行政审批制的变化,从表面上看是少盖几个公章,深层分析,是政府职能的变化。与之相应地,要求政府的工作方式要发生改变。围绕这一点,税务、卫生、交通、外贸等部门都在改变自身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

日益清晰的施政方向:微刺激、定向调控 一季度经济增速为7.4%,这是5年来经济增长的最低值。面对稳增长与经济下行压力这对矛盾,如何应对?

本届政府给出的答案是:既要“保持定力”,又要“主动作为”。由此,“合理区间”、“微刺激”、“定向调控”,成为调控经济发展的“政策口径”。

常修泽教授认为,微刺激而不是强刺激是本届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本届政府在经济上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调结构”,在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上半年推出很多产业规划,核心的主题就是产业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

狠抓改革的两个“一公里” 再好的政策,落不到实处,也难以生效。因此,抓落实、惠民生,是本届政府执政的一个突出理念。

说:“百炼才能成金,只有切实落到实处,才能让这个政策真正变成‘金十条’。”

3月19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时,要求各部委负责人,既要强化团队合作,又要各尽其责,真正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曾经有人说,官位级别的差距,其实更多图的是一个“面子”,一个“社会公认度”。“什么是‘公认度’?”提高了声音,“给老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公认度’!”

他在谈到棚户区改造时说:“你以为‘戳’几个大楼就是‘政绩’吗?让千家万户受惠才是真‘政绩’!”摘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给领导拍照都有啥讲究 下一篇:民航、军航,谁该给谁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