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09 12:03:36

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 要】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作为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文章从计算机教学方向探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学生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科技激烈竞争,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 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我们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就像我们实际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东西,好多学生并不知道它们的实际制作流程和制作过程,我们用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实例,启发和引导他们产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这样就为以后教学的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1、“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敢于想象,敢于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以主人翁精神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创造。俄罗斯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不是限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WORD应用教程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一份用WORD编辑的很美观、精致的晚报,晚报中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图像,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学生们看后立刻发出惊叹的声音,并且各自展开了充分的想象,思考着如何来完成这个设计,在这个浓厚的学习气氛中,我给学生概括讲解WORD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后面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准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全神贯注的积极求知状态,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提供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1、精心设计问题,提供探究材料,让聋生自己动手,在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Word2000》这门课程时,当学生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便提出新的问题:如何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字间距、行间距?如何将文件存盘、打印输出?如何在文本中插入图形进行图文混排?学生正是在这样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个个知识点。

2、启发聋生积极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计算机教学中我极为重视启发学生积极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讨论、钻研、寻求解决方法。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讲解的传统教法,对诸多的问题,我常说“你想一想”“你试一试”。我总是想方设法去打破课堂上教师说,学生做的狭隘空间,让学生积极质疑发问,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3、开设创造性的实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计算机课程离不开实验,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当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后,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自荐表、贺卡、板报、校刊等设计制作;学习完网页制作后,要求学生设计个人网页;学习多媒体制作后,增设“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的实验。我让学生边学边设计,学会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和上机操作,一方面增强了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的学习从原来“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另一方面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特别是学习应用软件,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学生喜欢有同伴给自己讲解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中有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过,但学生未能彻底理解的,有的是全新的技能。采用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相演示与提示,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弥补对授课内容的不理解。

5、创设竞争和学习氛围,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创新。为提高学习的气氛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试验过程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怎样去学习一种软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软件奠定了基础。如在教Word时,我先示范用Word编辑一个表格,在进行页面边框修饰,用上艺术字时,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在这个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再让学生编辑一份功课表,让他们对功课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修饰,给文字加上颜色等,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赛,看谁的速度最快和版面最美观。在这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作为一名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计算机教师,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来教学,就很难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课题作为教育教学的长效目标,仍需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一以贯之地坚持,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个高素质的创新型建设人才。

上一篇: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类比教学法在电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