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意外”,进行习作

时间:2022-09-09 11:54:51

【摘 要】一些偶然的和意外的事件、现象或机会,往往导致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促使学生思维更踊跃,学习更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挖掘孩子的奇思妙想,抓住 “意外”的契机,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如能抓住这些契机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并锻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意外;奇思妙想;契机;想象;收获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这又是最让老师费心费神,让学生头疼的一项任务。在我看来,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得来。光靠老师说教是不行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练习、体会来提高作文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某个偶然的和意外的事件、现象或机会,导致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促使学生思维更踊跃,学习更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如能抓住这些契机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并锻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面我就教学中的经验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善于挖掘孩子的奇思妙想

记得那是教学《广玉兰》一课时,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由于时间比较充裕,在讲评完练笔之后,又让同学们对练笔进行了修改,可有一部分同学练笔已写得相当不错,所以他们显得无所事事。当时我想给他们布置些什么任务,可是一时又想不出好的任务。正在这时,我走到了“习作大王”旁边,只见她正在那埋头思索,我用眼一瞥,发现她面前的稿纸上写着几行字,这并不是她的练笔呀。我不由得停下来看了个仔细,哦,原来是一首刚具雏形的小诗,于是伏下身问她,她说:“我读过许多诗,有写梅花的、的……但还没读过写玉兰花的诗,所以我想为广玉兰也作首诗,来赞美歌颂它。多么大胆的想法呀!我不禁脱口而出“太棒了”。我快步走到黑板前,把她那首小诗抄在了黑板上,同学们抬起头,小声地读着 :

“四季常青叶不败,

幽香纯洁花多姿,

生生不息枝繁茂,

数世同堂美生活。”

“这是王某为广玉兰花作的一首诗。”话音刚落,几十双眼睛把目光投向了王某。我又借机说“修改完练笔的同学也可以试着为广玉兰配一首诗。”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几分钟后,又一位同学举着他的“大作”向我示意,我建议他把诗抄在黑板上,不时有孩子抬起头欣赏,又低下头去思索。那些尚未修改完小练笔的同学也匆匆停笔,开始作诗。一首首小诗“飞”到了黑板上,不多时,下课铃响了,可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诗人”的欢乐之中,我于是建议他们课下修改小诗,再配以图画,然后举行了一个“小诗大作”的展览。展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下同学们经常拿出自己写的小诗来吟上几句,互相切磋交流背诵。许多同学的诗作还在校广播站播出,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

我曾绞尽脑汁回忆那堂课中精彩的小练笔的内容,却总也忆不起来,而那些意外收获的小诗及其产生的过程却令我难忘,并给我多方面的启迪。

我在不经意之中发现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给了孩子们一点小小的暗示、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于是孩子们便回报给我那么多惊喜,每一首小诗都在彰显着孩子的奇思妙想,真正是“儿童的奇思,百步之内,便有芳草”。而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中,我没有指导,只是给出自由想象的时间、空间和氛围,孩子们便迸发出那么多奇思妙想。孩子们的美妙想象感染了我,我由衷地尊重、理解和欣赏,又使学生们受到激励,潜能得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学生黑板上的诗作展示,使学生们的心灵相互碰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生互动。于是,实现了“不教而教”“无为而为”,教学获得了“意外”的收获和惊喜。

二、善于抓住 “意外”的契机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记得那是教五年级时的上午,第一节课刚刚结束,第二节是语文课我早早来到教室。就在这时一只猫不知从哪里跑进了教室,学生们立刻被这只猫吸引了,争相把猫赶出教室,可能是由于学生太多猫到处乱窜。胆小的同学被吓得大叫,我指挥胆大的同学把猫赶出教室。好不容易才把猫赶到了楼道里,我们的教室在三楼猫在楼道里乱闯,眼看越来越多的同学围观,猫也越来越惊慌,怎么办?有一个女生急中生智大喊:“打开了楼道的边窗。”猫在慌乱中夺窗而逃。此时,上课的铃声已经敲响,可同学们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赶猫的事,尽管我以大声提醒了学生两次。就在我准备再次提醒学生时一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既然孩子们对于这件事这么感兴趣,我何不让他们写一写这件事呢?于是我擦掉了刚刚板书好的课题,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大字“赶猫”,学生们看了逐渐将注意力移到了黑板上,不再议论,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猜测着老师的想做什么。我说:“同学们,刚才的事你们是不是很感兴趣?”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于是我就将这节课改成了作文课,带学生回忆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让孩子们写下这件课间新鲜事。学生们则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了习作之中,整节课在快乐地氛围中进行着。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也不再“谈习作而色变”。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及时习作

在所学的课文中有好多文章,但有些部分根据文章需要进行了略写。于是我抓住课本的空白处,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如:《他是我的朋友》一课,在阮恒内心恐惧不断抽泣的部分,医生安慰他,使他内心平静。至于医生怎样安慰他,阮恒又以什么神态、语气来回答医生,文章并未介绍。我让学生大胆想象此情此景,进行了一段形象的对话练习。先是自己思考,组织语言,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再如:学习《》一课时,当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直到堵住敌人的枪口,他会想些什么?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后,让学生想象第二年农夫种禾苗会怎么做?……这些问题的提出旨在让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是的,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是大胆的,教师只有去发现去挖掘就会有意外的收获。教材是实例,想象是动力。把想象的事物说出来、写出来,这是儿童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更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

儿童多彩的梦犹如轻盈的蒲公英,乘着风儿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广阔的天地之间,在放飞梦的同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成长。实践证明,放飞儿童多彩的梦,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毕生追求的一份美丽的责任!

上一篇:中学生作文指导更应贴近生活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寓德于教”的有效性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