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方法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9 11:04:26

沟通方法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沟通方法运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9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49例落实沟通护理,作为观察组。另49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结果 经沟通护理和常规护理,全体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其中观察组有38例术后痊愈出院,11例基本好转或没有显著变化,有效治疗率达到93.88%。对照组有31例术后痊愈出院,18例基本好转或没有显著变化,有效治疗率仅为67.35%。可见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好(P

【关键词】 沟通方法;手术室;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3-02

在临床上,护患沟通主要用于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治疗情况与患者家属进行的沟通[1]。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护理来说,沟通护理落实“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新理念,对于手术治疗更为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9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61例,年龄范围在19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07±3.8)岁。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分为采取沟通护理的观察组和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相类似,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沟通护理,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1.2.1.1 术前护理 对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前的身体指数进行综合评价,询问患者当前身体情况,并对手术的配合点、时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手术的安全性问题等加以简要介绍。从心理上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恐惧心理等,尽量稳定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心理疏通目的。

1.2.1.2 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病床号、性别、姓名和手术名称等基本信息的核对工作,并指导患者术前的卫生清洁工作。

1.2.1.3 术中护理 详尽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医生做好对患者突况的处理。

1.2.2 观察组沟通护理

1.2.2.1 术前培训[2] 经过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开设沟通学、心理学等理论及模拟并行的学科,对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进行锻炼,不但能够有效帮助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信息的收集,增进护患感情,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的总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1.2.2.2 术前沟通护理 帮助患者从生病以前的常态,慢慢转化为病人的角色。并落实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做到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细心关怀、鼓励患者等,通过与患者说明手术大致流程、安全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术后身体不适等事项,尽量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所产生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的信心。

1.2.2.3 术中沟通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生命体征,避免谈论沉重或易于影响患者情绪的事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让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在为患者拔管、拔针时,还要尽量做到动作轻柔。此外,若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巡回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医生提醒,由医生停止操作并作出相应的急救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主要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材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通过研究采取沟通护理的观察组和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治愈情况和认可程度,全体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显著并发症出现,且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

3 讨论

新时期下,护理质量的优劣,正逐步形成了患者在选择医院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依据。护理作为手术室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关系到手术的总体质量,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沟通护理,还可以有效确保手术安全与术后患者康复状况。但从当前我国医疗机构的护理情况来看,普遍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某些患者在入院到治愈出院后,对自己的管床护士都毫不了解,甚至不清楚有这一回事[2],需要各大医疗机构重视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与交流的积极性,重视总结各种护理经验,以便给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经本研究表明,通过术前沟通和术中护理等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伟倩.门诊护患沟通初探[J].重庆医学,2012,10(20):2647.

[2] 林华.护患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12(35):7817-7818.

上一篇:浅谈乡镇医院护理继续教育 下一篇:门诊输液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