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

时间:2022-09-09 10:41:47

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立于不败之地,许多医院竞相引进设备,致使一些设备在投资决策之前就带有明显的盲目性,造成医疗设备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保证医院医疗经费和医疗设备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这就成为医院医疗设备购置中不可轻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医疗设备购置论证、采购及投入使用的管理体会,并重点论述如何保证医院医疗经费和医疗设备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购置 论证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8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的诊治的临床需要,先进的医用仪器设备不断问世并迅速发展且在医疗机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的患者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进的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是关系到医院发展和前途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医院需要购置何种类型的设备,什么档次的设备都需要经过认真考察与论证。盲目地采购会造成设备的积压浪费甚至成为医院的包袱,反而影响到医院的发展。现就设备的考察与论证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认真做好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1.1 医院条件

有些医院的领导和设备的使用科室人员在申请购置设备时好高骛远,常常希望购置的设备档次越高越好,技术越领先越好,功能越强大越好。设备购置经费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人民币,若为了购置先进的设备,导致医院负债累累,压力过大,即使设备很高档,也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大型医疗设备对周围的环境以及配套设施也都有严格和高标准要求,比如水电、通风、恒温、恒湿、房间的大小、防尘、防潮、防射线辐射、防电磁污染等,这些方面都必须满足,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造成设备无法及时安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或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2 社会条件

设备的引进,不仅要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病痛,而且也要考虑当地就医患者的多少和经济承受力。如果就医患者极其有限,设备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果检查费用特别昂贵,甚至使患者无法承受,就会导致病源的不断流失,进而出现设备的工作能力远大于实际工作量的“吃不饱”现象,最终都导致设备闲置浪费。

1.3 医技条件

现代高端设备功能多、性能全,有些功能操作比较复杂,特别是进口设备,操作界面都是英文的,如果医技人员的外语水平欠佳,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先进技术,而且可能有些功能从设备投入使用到报废都未曾展现,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设备购置前必须对医疗仪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如核磁共振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半年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1.4 维护条件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高质量的维护,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如果医技人员和维护人员对设备的了解程度不够,工程技术力量太薄弱,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仪器设备安装,同时厂方工程师必须对医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保养培训。

1.5 预测经济效益评估

以设备投资回收期的快慢来作为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可参考上一年度就医患者的人次情况):年现金流入量=每人次收费×每日检查量×年工作天数;年现金流出量=每人次消耗材料费×每日检查量×年工作天数+设备年折旧额+科室全体人员年收入;年现金净入量=年现金流入量-年现金流出量;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净入量。

2 仔细研究设备的选型方法

2.1 初步确定设备的品牌和型号

首先要认真从相关设备出版物、业内杂志、网络信息、展览会、厂商或销售代表的产品介绍以及同级医院在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等方面的资料搜集信息,其次要结合医院所要购置设备应具备的各项性能,最后要参比设备的经济实用性和性价比,初步确定适合的主要几种不同品牌和型号。

2.2 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

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有的需要特殊的环境,有的需要耗材,有的需要经常更换易损件,这些都是要考虑的运行成本。有些设备购入价格较低,但运行成本却很高,从而降低了利润空间。

2.3 重视设备的售后服务

优质的售后服务是设备能正常、持久运行的有力保障。有些厂家售后服务不到位;有些设备(主要是进口品牌),厂商把售后服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售后服务及零配件费用昂贵,间接造成医院的损失。

3 理论联系实际对选定设备进行细致考察

3.1 组建考察组

考察前要组建一支由医院相关领导、使用科室人员、设备科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考察组。

3.2 考察方法

考察前要制定考察的项目、内容,并分工到个人,以免遗漏。考察内容主要是设备的价格、性能、使用情况、运行成本、常见故障、售后服务等。考察后要及时总结一份详细的、真实的书面考察报告,为以后的购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考察过程

考察组根据厂商或销售公司提供的考察对象有选择的进行实地考察。应避免由厂商或销售公司人员陪同,也不要告诉厂商或销售公司具体考察对象及时间,这样会了解到更真实的一面。在考察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各项性能与厂商或销售公司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设备有无实际使用方面的缺陷,有无需要添加或改进的地方,运行成本高低,售后服务是否及时,售后服务及零配件费用高低等。

4 严肃认真对购置设备进行公正招标

4.1 标书的合理性

采用招标的方式,是目前最常用的购置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暗箱”操作。但有些标书中的设备技术参数针对性比较强、专一化,容易造成招标只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标书中的技术参数应该对拟购设备的通用化,适合于已初定的大多数品牌和型号,做到厂商或销售公司范围扩大化、医院利益最大化。

4.2 评标的灵活性

目前国家规定的评标办法有多种,但各有利弊,因此在评标时在合法的前提下,要灵活考虑。

如果拟购置的几个品牌在技术参数、硬件配置、功能、运行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或者同一品牌有几个销售公司来投标,宜采用价格最低中标法,而不宜采用性能价格比法;如果几个品牌差异较大,技术参数、硬件配置、功能、运行成本、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在同一水平,宜采用性能价格比法,而不宜采用价格最低中标法。如果我们能很好的把握以上的几个方面工作,设备的购置一定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不但能为医院选择到最合适的设备,而且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论证,将为医疗设备购置及投入使用提供充足的依据,成功的把所有设备投入到医疗服务中去,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预期的效果,建立良好的设备管理体制,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医院取得更好的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种银保,唐超.论医疗设备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

[2]张超.对医疗设备投资可行性分析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09.6.

[3]许锋.史斌斌本量利分析法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装备,2006.9.

[4]杨炎.大型医疗设备的购前评估[J]医疗装备杂志,2006.3.

[5]黄丙梅.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

[6]郑小溪,李怡勇.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8.1.

[7]秦大庆,郭海娟.浅谈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效益评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上一篇: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肝脏有关酶的变化关... 下一篇:应用五常法规范内镜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