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时间:2022-09-09 09:16:52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就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首次脑梗死病患的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首发脑梗死病患6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来予以管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来予以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患出院时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Barthel指数变化、住院天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病患出院时 Barthel指数评分和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要高,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脑梗死;病患;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08-01

脑梗死梗死面积主要为腔隙性梗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少数、亚急性起病、头晕步态不稳或者头昏等,该病一般常发生于中老年群,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比较高,容易给人们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以及危害,必须要及时予以治疗[1]。鉴于此,我院对2011年-2012年所收治的部分首发脑梗死病患予以了临床护理路径来实施管理,所获成效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60例首发脑梗死病患,男性病患为35例,女性病患为25例,所有病患均已通过脑血管诊断标准确诊,且均通过MRI以及头颅CT检查确诊证实,所有病患发病时间都在两天内 [2]。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病患为18例,女性病患为12例,病患年龄在55-75岁之间;观察组中男性病患为17例,女性病患为13例,病患年龄在56-77岁之间。两组病患在性别、病情以及年龄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来予以管理。

1.2.2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予以管理,主要如下:1)第1-2天,实施入院宣教,进行病情的介绍,严格按照医嘱实施基础护理,将临床护理路径表介绍于病患以及家属;2)第3-7天,根据医嘱实施药物指导,完善有关检查,对病患予以心理护理,教于家属相应的被动锻炼方式,使其可帮助病患实施功能锻炼,在锻炼过程中应从轻到重,再从重至轻;3)第二化基础护理,进一步进行药物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协助病患实施各种检查,指导并帮助病患实施主动运动,实施康复训练;4)第三周,结合病自身的实际情况予以其相应的功能训练,进一步指导实施康复训练;5)第四周,健全基础护理,将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讲解给病患以及其家属听,予以用药指导和患肢锻炼;6)在出院时,并嘱咐病患多锻炼,确保睡眠充足,在饮食上应尽量食用清淡食物,严格按照医嘱来用药,同时还应定期测量血压,护理工作人员还要定期随访。

1.3疗效评判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疗效评判指标主要如下:Barthel指数评分、住院天数、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所存差异[3]。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出院时各项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满意度明显要高,同时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即局部组织由于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因缺氧或者缺血而造成的软化坏死。脑梗死病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因供应脑部血液这一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变得狭窄或闭塞,造成局灶性急性的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4]。多数脑梗死病患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康复治疗相对比较长,在这一期间病患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或者心理等,继而进一步对病患日常生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能够实施的诊疗标准,其具备明确法规性质,简单地讲事先制定治疗方案,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按照该方案来予以护理与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又可根据路径图表实施具有针对性且连续动态护理,结合病患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提供更为人性化服务。借助于该路径可避免护理工作流于形式,逐项落实各项工作,以免出现漏洞。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部分首发脑梗死病患予以了临床护理路径,从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来实施管理,不仅可使病患Barthel指数评分得到提高,同时还可加速病患的康复,缩短其住院天数,继而进一步提高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静,王霞,宋桂香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1):96-97.

[2] 王凌云.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62-64.

[3] 徐云侠,李敏,颜顺荣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3):475-476.

[4] 任慧,王敬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10):23-25.

上一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下肢不等长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