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9 09:00:15

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物理在医药类高职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为后续的医药物理学课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该文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几点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职物理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105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05

一、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现代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是教师难以改变惯性的教学思维,再加上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物理学内容多,课时少,以至于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仍在沿用“满堂灌”“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讲得费力,学生也学得费力,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①。

另外,药物学实践教学的模式也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前往往对实验的内容进行空洞的讲述,对实验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连实验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无法了解实操的内容,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缺乏实践

当前,药物学的实践课程不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如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已经在药物中被广泛应用,而高职院校只在药物学理论课程中提及,并没有相应的实践课,学生只能抽象地理解,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仪器的性能和应用方法。医药类物理学科虽然是根据实验讲义和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的,拥有较高的指导性,但是有些实验现象无法凸显,实验结果不尽人意,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了解实验操作方法,从而模糊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影响了学生对药物学的理解。除此以外,由于实践仪器价格高昂,高职院校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实验设备上,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减少了学习动力,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物理学内容多且难

物理学中的力、热、电、光、声等在医学工程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涉及的内容繁多且抽象,教师难以教授,学生难以理解,以至于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甚至出现了逃课等不良行为。另外,物理技术和方法的内容在物理课程中难以体现,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医药类高职院校的课时被压缩,教师灌输的学习内容却太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物理与医药的理论知识、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方法等是不可能的,更别提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了。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教学模式

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师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药学专业物理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教师应该联系物理专业内容,突出物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应用,把物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充分运用在医药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医药学的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讲解动力学时,教师应先讲解药物稳定性的实验原理和技术在药物存储期预测中的实际应用等,然后展示物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学会将电教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象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如图片、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的抽象教学内容,把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师要结合医药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光仪器原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摩CT室、彩色多普勒室等光仪器室;在学习电仪器原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摩化验室、药厂质检室等电仪器室。这样做,能让学生在观摩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认识物理学和医药学的关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毕业后的长远发展考虑。学生到医院就业时会遇到现代化光电设备和实验器材,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运用临床基础光电仪器,如利用原子光谱仪分析药物成分和结构,再结合细胞流变性测定、血液粘滞系数测定等实验,说明物理学技术和原理在医药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此外,教师还应该丰富实践内容,拉近课堂与生产企业的距离,如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看到制药工作原理和生产流水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优化教学内容

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结合医药专业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物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重合地方,对重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做复合性简单介绍,把重点放在教授物理学和医药类专业的实践内容上,突出教学重点,节省教学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要把教学中学生必须学的内容放到首位,将教学目的定位在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学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上,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减少理论性知识的讲述,对热力学函数之间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的公式推导可以省略,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应用上,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物理学在医药学专业中被广泛应用,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师应该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全面提高医药类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效率。

上一篇:农村寄留生的教育措施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散居地区有效实施“小班化教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