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历史课改

时间:2022-09-09 06:15:48

如何进行历史课改

摘要:在历史新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历史课程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再到“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多个环节,都做了根本性的变革。不再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和教育方式,需要跟随时代教育进步的脚步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教师教学理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也要改变单纯的在教材中吸取知识而更应该扩展到科技信息资源;从学校环境中授教发展向家庭、向社会环境中授教和适应,这才是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确立现代教学观念,适应课改需要。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自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确立学习价值观。教师也应因材施教,不能只一味的传授知识,要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重点授课,由重视教学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由单一传统的单向信息向立体多向教学转变。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角色,不能只单纯的授课,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习,给学生选择和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修正,培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学习的热情。师生共同组建讨论小组,良好融洽的教学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溶于课程实验中。

教师也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储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在日常教学和备课中的教学经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与同事一起备课讨论。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和心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研究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

教师要在新课程的教育提纲规定下,准确把握新教材。新课程要求不仅仅是更换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学管理的模式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更新借鉴新型理论知识和教育途径。

历史学科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课程意识、开放意识和学生意识、问题意识。新教材的改革体现在呈现的方式多样,解决途径的多样化,以及思维模式的多层次行,理解思路多路径以及问题答案不唯一,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头脑。当然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习新的教学知识,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真正领悟了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方法改革才能有新的突破。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知识面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及时的“充电”,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的知识。

其次,要正确认识学生角色的变化。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走正确的学习道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已有知识、学习能力等,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不囿于成规,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维,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对有关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辩证批判思维,能不被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所禁锢,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以史为鉴的联动性思维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之上。由此,主体性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只规定主题,不规定题目,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查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自主撰写论文。我们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在学完该节后,要求他们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即主题)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评价等各个侧面选题,写出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量其所长,自由发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数十篇学习习作中选出五篇,装订成册,在学生中交流,学生备受鼓舞,写作历史小论文的热情高涨。

再次,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开放式的学习方式。

要抛弃传统单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采取灵活新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主动的学习、喜欢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的目标。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去了解和接受,提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开放性教学,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方法运用得当,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师生都会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指导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地位,给与学生充分的讲解,学生解决过程中也是占据主导地位,对所学内容和发现的问题,自己独立的探究并解决。第二、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那么学习过程就是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第三、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会主动探求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依赖他人。学生通过实践和学习,从中总结理论和经验,成绩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面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要尽快适应自己角色的转换,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超越提升自己,溶入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之中。

参考文献

1、秦坤相. 浅谈如何进行历史复习. 《河北教育(综合版)》[J] 2007年09期.

2、赵艳秋. 如何进行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教育教学论坛》[J] 2013年35期

作者简介:

刘丽萍:1975年6月,女,汉族,山东省昌邑市,聊城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教育管理

上一篇:新理念?新局面?新问题 下一篇:谈钱,别忘记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