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9 05:57:14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60例(76耳)门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35耳)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41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口服。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1.43%,痊愈时间平均为(17±2.5) d;观察组有效率90.24%,痊愈时间平均为(13±2.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在美国白种儿童,在我国尚缺乏有效统计,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患儿依从性差,鼻部用药大多抵触强烈,以及家长溺爱孩子,执行性差,使本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降低。2007年6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对6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76耳)均为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门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男26例(32耳),女34例(44耳);年龄2岁5个月~14岁3个月,平均年龄6岁4个月;病程1~50 d。临床表现随患儿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摇头、拍耳、挠耳、耳部堵闷感、听力减退、低调耳鸣或无明显不适主诉仅在查体、中耳炎复查时发现。查体:鼓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不透明,如毛玻璃样;部分患者可见液平面或气泡影。声导抗测试呈B型或C型曲线,声反射均消失。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排除鼻咽部新生物、肿物以及腺样体肥大病例,其中合并急、慢性鼻窦炎患儿28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35耳)(男12例,女16例,鼻窦炎患儿12例),观察组32例(41耳)(男14例,女18例,鼻窦炎患儿16例),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表现、体征和声导抗测试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抗炎、氯雷他定糖浆抑制免疫反应,1%麻黄素及布地奈德鼻喷剂交替滴(喷)鼻。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产地为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口服:2~3岁7 ml,2次/d;4~5岁10 ml,2次/d;6~12岁15 ml,2次/d;12岁以上20 ml,2次/d。所有病例5~7 d为一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复诊,观察并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3个疗程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声导抗呈As型;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仍有鼓膜内陷,色暗,无渗液或渗液减少,声导抗呈B型或C型;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渗液无减少,声导抗呈B型或C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均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从开始用药至治愈时间,观察组平均为(13±2.2) d,对照组平均为(17±2.5) d,观察组从用药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对鼻部用药比较抵触,尤其是小儿。对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依从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及药物过量症状发生。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儿发病率较高,大多以耳内闭塞感、听力减退及低调耳鸣为主要症状,多无明显耳痛,儿童症状反应不强烈或表述不清,常未能引起家长重视,部分患者为在体检中发现,延误最佳诊治时间,甚至对听力造成不可逆性损害。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病因学说主要为: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和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不良大多由局部及周围解剖异常或炎症刺激引起。最近研究发现,咽鼓管上皮可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结构类似肺的表面活性物质,考虑该物质的减少可能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关。另外,咽鼓管的黏膜具有呼吸道黏膜的特征,也有分泌细胞的作用,纤毛具有清洁和防御功能。专家分析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细菌外毒素引起的纤毛运动暂时性瘫痪及管腔内的分泌物影响黏液、纤毛的输运功能有关。本病的治疗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以及病因治疗为原则。对病史不长的轻型儿童患者,特别是单耳患病时,可在密切观察下作非手术治疗,以期中耳积液自行排除或吸收。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为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的复方制剂。盐酸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盐酸克仑特罗为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甜,服用方便,依从性好的优点。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用药到痊愈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考虑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在缓解非机械性阻塞所致咽鼓管功能不良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7-843.

[2] 张武宁,唐安洲,徐志文.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及转归因素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3):144-146.

[3] 沈蓓,李乃麟.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5,13(4):296-298.

[4] 郑芸,孟照莉,王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摘要).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4):190-192.

上一篇:口服流产药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