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特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9-09 02:42:57

希望特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摘 要】探讨中学生的希望特质,学业压力学业成绩的影响。以53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和学业成绩,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希望特质和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学生的希望水平、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均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期望压力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希望特质是调节中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希望特质及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关 键 词】希望;学业压力;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72-03

20世纪80年代起,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潮兴起,希望、乐观、幸福感,满意度等,渐渐成为心理学家们关注的重心。而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的Seligman(1998年)声称积极情绪,在心理学界广泛被忽视,应该受到更大的重视,并且呼吁“大量研究人类的能力与德行”。[1]另外,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2000)指出,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一些特定能力,如勇气、希望、乐观等,能够起到对心理不适的缓冲器的作用。[2]同时,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构成因素,“希望”这一概念也开始受到了大量关注。

在众多的研究中,最广为流行的是Snyder等人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希望的理论。Snyder认为:“希望是个体对自我能力找到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认知和信念(路径思维),和个体对自己能激发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必要动机的认知和信念(动力思维)”。希望是调节情绪和心理适应的重要心理机制。[3]大量的研究表明,希望是个体预防心理疾病和应对压力重要心理资源。在面对压力时,希望水平高的被试倾向于使用更多的积极策略,有更少的不切实际的妄想、自我批评和社会退缩。[4]

那么,希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成绩为指标,重点研究希望对学业压力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长春市4所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是70.4%)。其中男生为220人,占41.4%;女生为305,占57.3%;另有7人未标明性别,占1.3%。其中12岁9人,占1.7%;13岁78人,占14.7%;14岁194人,占36.5%;15岁182人,占34.2%;16岁56人,占10.5%;17岁1人,占0.2%;未标明年龄的有12人,占2.3%。其中初中一年级学生为288人,占54.1%;初中二年级学生为244人,占45.9%。重点学校学生为189人,占35.5%;普通学校学生为343人,占64.5%。生源为城市的为248,占46.6%,农村的为274,占51.5;另有10未标明,占1.9%。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为220,占41.4;在1500到3000元之间的有188,占35.3;3000元以上的有91,占17.1;另有33未标明,占6.2。

2. 工具:(1)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该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分别为,比较竞争压力分量表,任务压力分量表,期望压力分量表,环境与评价压力分量表,共58个项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计分(没有压力、压力小、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很大)。总体信度为:0.96。本次研究中信度为0.955。

(2)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采用的是田莉娟等人,以1991年,Snyder等人编制的《希望特质量表》为框架,修订的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该量表有12个自我报告的项目组成,其中4个项目(1,4,6,8)测量路径思维,4个项目(2,9,10,12)测量动力思维。另外4个关于目标的项目主要是用来转移被试的注意,不记入总分。采用李克特式四点计分(完全不符合,有点不符合,有点符合,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希望水平越高。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区分度;各分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本次研究中信度为0.679。

3. 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所在学校为重点或普通、生源(城市或农村)、家庭月收入(1500元以下,1500~3000元,3000元以上)、及最近一次期中考试成绩。

4. 研究程序: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进行团体施测。被试完成所有问卷大约需要20分钟,问卷当场回收。

5. 数据分析与处理: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录入,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二、结果

1. 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差:表1中指出了本次研究中,学业压力各分量表,希望及其两个分量表分数的总体平均数及标准差。

表格 1总体平均数和标准差

2. 希望特质与学业压力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1)希望特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表格2、3、4分别显示的是学生希望水平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地区差异。

在学生希望水平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本次回收的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及希望的总体水平上都没有在性别上达到显著差异,而根据表格2中统计结果不难看出,不仅不显著,差异也是很小的。不过在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希望总体水平上,女生的成绩都稍微高于男生一点,只是未达到显著。详细见表格2。

表格 2 学生希望水平的性别差异

在本次研究中回收的数据结果显示,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动力思维,路径思维这两个维度及希望的总体水平上,均为达到显著差异。且根据表格3中的结果可以发现,同性别差异研究一样,不仅不显著,差异也是不大。但是在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和希望总体水平上,一年级的学生的成绩很微弱的高于二年级学生的成绩。详细见表格3。

表格 3 学生希望水平的年级差异

同性别和年级相似,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及希望总体水平,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仍未达到显著差异。详细结果见表格4。

上一篇:浅谈如何将苦读变为乐学 下一篇:联想ThinkServer助力中国载人航天实现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