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州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09 02:20:31

对常州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访谈及数理统计法,对常州市10所普通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参加体育锻炼的却只是少部分人,建议对大学生的运动健身给与适当的技术指导,促进和加强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健身及健康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

大学时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法的最佳阶段。虽然很多大学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调节身心,但真正参加体育锻炼的却只是少部分人。本文对常州市10所普通高校部分大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力求对大学生体育健身的实际状况进行量化描述,科学、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这对于制定相应的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常州市10所普通高校部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常州大学生对我国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程度的调查:没听说过的有84人,占总人数的70%;听说过的有36人,占总人数的30%,其中里面包括熟悉了解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12.5%。这说明常州大学生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和普及上还有较大的差距,还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二)常州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

1.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参加的体育顶目对高校组织和开展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大多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及兴趣爱好等来进行的,由于男女生在身体素质及心理变化方面的不同特点,使得他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男生多以强度较大、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为主;女生则以羽毛球、慢跑、散步等简单、易开展的项目为主,还有少数女生则以跳绳、转呼啦圈健身。但从总体上看,学生对项目的选择基本上体现了竞争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等特点。

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

调查发现常州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其中“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的占学生总人数的66.67%,说明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小群体,一般是与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结伴一起去锻炼;选择“个人锻炼”的大学生占了40.53%,说明这部分群体可能与自身的性格或锻炼的形式有关,不想让别人打扰,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好的锻炼;而选择“在俱乐部锻炼”和“参加学校、班级活动”的占不到30%,说明了常州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构建良好的体育氛围土做得不够好;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喜欢“单独活动”和“不固定”的形式。

3.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动机,其次是休闲娱乐,身处当前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增加,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健身活动能够起到缓解精神压力、调节情绪、交流感情的作用非常重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有明确认识,动机是健康、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这影响了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被动的情况下参与体育活动,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加强关于体育锻炼的价值和认识的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动机,养成锻炼的习惯。

4.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

不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依次为:没有时间锻炼、没有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学习紧张、没有兴趣、身心已很疲惫等,这些反映出常州对大学生健身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宣传不到位,使得学生缺乏对体育功能的正确认识。这也说明了常州课外体育健身活动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投人还不够。

三、结论与建议

(一)大学生的健身意识较强,但实际行动却很差。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来宣传体育,形成人人参与的体育氛围。增设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如街舞、羽毛球、网球、游泳等,这与大学生的身心性格特点相符,学校应尽可能提供场地器材来满足学生的健身要求。

(二)对于目前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的改进,仍是高校体育所面临的重任。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仍不能减少,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个人体育兴趣,并要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有自,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这样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与学生的良好的沟通。

(三)学生活动场所缺乏,活动项目单一,课余时间少且没有保障。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投人,学校可以尝试性地与商家联合,解决部分场地建设资金和器材更换费用,投资回收,可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部分时间出租场地、器材来收回成本。

(四)通过课外体育健身活动,营造校园体育健身氛围。建议采用小型多样课余竞赛的办法来弥补课中不足,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各项运动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不同层次的训练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以推动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高校体育健身内容,达到满足大学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麟.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11.

[2] 翟连林.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世界.2011.8.

上一篇:舞蹈啦啦操在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推广中的作... 下一篇: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手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