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分析与反思

时间:2022-07-29 05:57:50

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分析与反思

我国在1979年有部分学校开始实行体育中考制度。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同年,江苏省常州市正式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试点单位进行体育中考试验。2004年常州市提出“体育中考要能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精神,要为提高我市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服务,要有利于推动我市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服务。”2007年的初秋,常州成为教育部确定的七所体育中考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常州市体育中考考试项目和考试分值如下表所示:

各项中任选一项进行测试

常州市体育中考的项目比较多,基本涵盖了初中体育教材的内容,并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学生可选择的运动技能类的项目较多。我们欣慰地看到,参加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学生神情轻松,考试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常州的体育中考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开放性

常州的体育中考自1992年开始实施以来,是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走过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体育中考对于常州市甚至全国的中学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因此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行。回顾常州市的体育中考走过的17个年头,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

1992年常州体育中考的指导思想是促进体质健康,所以考试项目的选择还局限在传统的田径项目中,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耐久跑和50米快速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2000年常州市体育中考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这是对体育中考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学校体育认识更加深入的直接体现,并且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即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部分。至此,常州市的体育中考制度初具雏形。到2004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忽视增强学生体质和淡化运动技能的现象的问题,常州市的中考引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2006年又对体育中考各项考试内容的权重进行了改革,并形成了目前所进行的体育中考内容模式。

可见,常州的体育中考是在不断的改革之中,这种开放性的体育中考制度是符合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

二、人性化

常州的体育中考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人性化。首先,学生可选择的考试项目是多样化的,这是对学生兴趣尊重的最直接表现。另外,还采取单项加分制度,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有某项运动专长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常州体育中考的人性化也表现在区别对待身体情况特殊的同学。常州市规定,对残疾、小年龄、因病免考、缓考的学生分别制定减试、免试、缓试和降标政策。

另外,学生参加考试的考场设置得也比较合理,让各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减少学生的劳顿之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体育中考。

常州市把体育中考看做是为学生服务的手段,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功能在体育中考中已经慢慢淡去,正在向发挥考试对教学评价功能和学生健康促进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功能转变。

三、持久性

常州市体育中考的持久性是指体育中考对学生的测评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几个项目的测试,而是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的分值占了总分数的接近40%。也就是说,体育中考非常注重对学生评价效果的持久性。

虽然常州的体育中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如:对过程性评价监控的不严密;考核内容不够不全面等等。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积极的反思是推动我们走向另一个高峰的必然之路。

事物的发展必定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是在不成熟到成熟的不断提升。笔者认为,在今后常州的体育考试中,一定会不断弥补不足,不断向成熟发展,真正意义上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

上一篇:有效提问 导学构建 下一篇:让语言讲述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彰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