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了解无为而无不为

时间:2022-06-22 09:46:03

庄子的政治观和老子一样,强调无为而治,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他反对人为伤害天然,主张唯有能做自己心的帝王,无受制于人,无受制于物者,才能做天下的帝王。

生在战乱频繁、混乱动荡的时代,追求无为之治向来是老庄学派最终的政治理想。庄子认为,在位者对外应该如造物主般,孕育万物而不居其功,任贤使能而已。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我的修养,治国不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驱使人民,必须做到顺其自然而无偏私。推到极致,庄子思想中其实并无贤君的存在,只有神人、真人居其思想的高位。任何以治天下的为目的,想夸耀其功者,在庄子看起来都是私心、名利在作祟。只有寓言中绝弃天下的许由等,才是真正的“帝王"。

庄子的寓言中为我们详尽地说明了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观点。通过黄帝索玄珠,说明有为是对自然之道的破坏,只有无为方能找到玄珠(天下)。通过任公子的钓鱼法阐述了只有心无所用、听之任之才能钓到大鱼(天下)。通过混沌之死来说明人为的方法摧残人的自然天性,必然导致人自由的丧失。牧童指给黄帝的治国经是去除束缚人的自由天性的东西。为赵文王说剑说明,有形之剑只能逞凶斗狠,以性命相搏,斩杀一二对手。但无形之剑可以所向无敌,以德信服于人,地位尊贵无损性命,但屈服于其下者千千万万。

庄子中最新奇的观点就是圣人如大盗和圣人不死,大难不止。他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治之学是诸侯王盗民盗国的工具,人世间的罪恶灾难都是由孔子之类的圣人造成的。所以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停止。因为圣人倡议仁义来矫正恶行,大盗却连仁义也一起偷走。一旦由行为符合了仁义之名,就大可顶着圣贤光环了。所以他要人们绝圣弃智,效仿专注于自我修养的至人。庄子还描述了高士决不会为名利权贵而去损害自己的生命。许由等拒绝禅让给的天下,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荣华富贵,是辛苦劳累的痛苦。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庄子的政治观,即唯有做自己心的帝王,无受制于人,无受制于物者,才能做天下的帝王。因为他们的知识与作为高于一般人,古虽不真的治理天下,但永远是天下人应该追随的对象。

高速运转的当代社会,让我们如棋子一样,迷失了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对外在世界的执着追求和世俗的价值观,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沉重,在成功的辛酸和失败后的痛苦中,我们挣扎着。而《庄子》中以冷眼观世的哲学,正是我们现在需要跳出世俗,为自己的心灵寻找自由的一剂良方。

上一篇:下游需求难振 化纤指数弱势走低 下一篇:Reading1课堂中对于学困生的观察以及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