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动手操作 追求有效课堂

时间:2022-09-09 12:48:48

重视动手操作 追求有效课堂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操作;兴趣;体验;有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对事物从理解知识到正确地掌握运用知识。小学生天性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要增加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愉快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操作把所有的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逐步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二、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体验过程

仅看没做是不够的,动手做,手脑并用,而且要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的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搭积木的过程中观察并把这些积木的面画下来,画出了一个个平面图形。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体与面之间的关系,体验长方形、正方形、圆的特点的过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生活中见得到但不常见的图形。学生通过折纸、拼图,折出许多不同的折法,拼出许多不同的图形,有的图形是已经认识的,有的是不认识的,通过图形的变换,学生在画和折、拼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得到一种体验。

三、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思维过程、操作程序、计算步骤是运算中的三种形式。操作起着桥梁作用。如,教“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出示21+6,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结果。学生首先摆出两个加数的两部分小棒,引导学生要加的6根小棒是与21根中的2合起来呢?还是与1根合起来呢?通过思考,应把6根和1根合起来,就是7根。那两部分小棒合起来结果是多少呢?学生边摆边想,使计算方法在摆的过程中建立。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让学生对照自己所摆的想一想:先摆什么?再摆什么?结果是什么?这样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使学生明白道理,掌握计算方法。

总之,运用学具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