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选择

时间:2022-09-09 12:22:43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选择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 治疗 选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09

氯丙嗪的问世开创了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新纪元。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精神科临床用药种类也越来越多,给精神科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现将我院近2年来出院的5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选择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9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年龄14~18岁,平均32.92岁。男234例,女286例,男:女为1:2。住院天数3~427天,平均为40.45天。

结 果

临床痊愈出院215例(41.34%),好转301例(57.88%),未愈4例(0.77%)。520例患者中,住院选择用药及出院情况,结果见表1。

讨 论

自发现氯丙嗪有抗精神病[1]的作用后,人们试图根据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寻找发明更好的抗精神病药,但迄今为止,尽管抗精神病药物品种在不断增加,其治疗精神病的效果都未能超过氯丙嗪。其中的奎硫平可能与例数偏少或因属于新药初应用于临床、其治疗经验有待总结外,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痊愈率无显著差别。

氯氮平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公认的疗效较好的药物,尤其是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虽然有较为复杂的不良反应,但在临床监测下使用,相对安全可靠。由于其疗效肯定,对多次复发的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疗效不稳定的精神分裂症,选择该药的频率增多,从而增加了氯氮平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似乎取代了使用率原来一直排首位的氯丙嗪。

一些不良反应较大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呈下降趋势,将有可能被淘汰。但奋乃静因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稳定,而在精神科临床选择用药仍有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彻底控制患者精神症状的有效剂量一定要达到[2],同时这个有效剂量应适当维持一段时期,这在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防止疾病复发有着积极意义,这一点应引起临床精神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已迅速在精神科临床推广应用。随着时代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低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完全取代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

参考文献

1 颜文伟.临床精神药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0-89.

2 江开达.精神医学新概念.第2版.天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24-228.

上一篇: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氩氦刀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