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与DSA的影像比较

时间:2022-09-08 11:00:19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与DSA的影像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DSA的影像比较。方法 收集我院80例受检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其中70例同时行DSA 冠状动脉造影,对病变狭窄程度累及冠状动脉部位、数目、形态、冠状动脉优势状况、侧支循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冠状动脉中2例因严重心律不齐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其他78例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引起的狭窄,其中70例同时行 DSA 冠状动脉造影对照。CTA 共发现81支冠状动脉109处狭窄,其中重度狭窄46处,中度狭窄50处,轻度狭窄13处;DSA 造影发现共82支冠状动脉110处狭窄,其中重度狭窄46处,中度狭窄51处,轻度狭窄13处。两种方法的狭窄程度判断基本相符,两者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均能够有效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可显示较细节段的冠状动脉,可以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对冠心病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关键词】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 DSA 造影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41-01

冠状动脉疾病主要危害是引起相应的心脏疾患。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本文现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行造影检查,并做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观察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符合WHO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男48例(60.0%),女32例(40.0%),年龄37~68岁,平均51.4岁。全部患者均排除其它心脏疾患。检查前训练呼吸,控制心率在 50-80次/分,平静时心率大于80次/分者,给予倍他乐克以减慢心率。排除标准:对含碘造影剂过敏,严重心律不齐,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

1.2 扫描方法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使用的是德国SEMENS公司64层螺旋CT机, 双筒高压注射器,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患者的扫描原始数据从心动周期的相位窗35%~85%,每间隔5%进行重建,分别重建出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狭窄和闭塞,分别筛选出图像质量最佳者用于影像学评价[1]。

DSA仪器为东芝2000A数字减影系统。选择CORONARIES,进入HOLD模式。该机能进行实时采集,速度达到12.5帧/s~25帧/s,矩阵为512×512,应用SELDINGER技术,JUDRINS 导管,对比剂使用碘比乐,右冠状动脉造影取RAO30°及LAO45°头倾25°,LAO60°足倾30°投照。手推注5~8ml,CAG后行左心室造影,取RAO30°高压注射,流率15~20ML/s,每次30~40ml 压力300PSL。经过对CAG的综合分析,冠状动脉狭窄以管腔截面缩小≥50%为有意义病变,50%~69%为轻度狭窄,70%~89%为中度狭窄,大于90%为重度狭窄,100%为闭塞[2]。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Z检验)。P <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冠状动脉中2例因严重心律不齐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其他78例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引起的狭窄,其中70例同时行 DSA 冠状动脉造影对照。CTA 共发现81支冠状动脉109处狭窄,其中重度狭窄46处(42.20%),中度狭窄50处(45.87%),轻度狭窄13处(11.93%);DSA 造影发现共82支冠状动脉110处狭窄,其中重度狭窄46处(41.82%),中度狭窄51处(46.36%),轻度狭窄13处(11.81%)。两种方法的狭窄程度判断基本相符,两者都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在冠状动脉疾患中,冠状动脉斑块最为常见。多层螺旋CT的出现以及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越来越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限制和影响因素,如患者呼吸配合的程度、心率变化、重建的模式、三维图像重建后处理技术等。扫描中的心率变化及心律不齐可严重影响图像的质量,造成图像不能在心动周期的同一时相重建,易出现血管模糊、中断和阶梯状伪影。由于冠状动脉运动的速度和频率主要与心率有关,所以,适当控制被检者的心率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改善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为提高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准确性,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CT图像至关重要[3]。临床上操作时要控制好心率和呼吸, 选择恰当的扫描参数, 选择合适的重建时相,合理运用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图像,能较好地满足影像学评价。

总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DSA 冠状动脉造影均能够有效地显示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可显示较细节段的冠状动脉,可以比较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对冠心病防治提供安全、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曦,关光华,刘阳,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4):27-29.

[2] 周进淇,费登珊,柴春华.选择性DSA冠状动脉造影术[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9):585-587.

[3] 刘斌, 赵红, 吴兴旺,等. 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放射学实践,2007,22(5):444-447.

上一篇: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门诊头痛患者158例头颅CT检查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