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启“德” “德”“乐”益彰

时间:2022-09-08 10:20:16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艺术技巧的同时,必须渗透德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常的情感和行为。音乐教学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因素的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重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和思想品德水平得到同步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理解歌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品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具有极大的号召力。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热爱祖国要从热爱家乡做起。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而在凤凰国标教材中就安排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如《祖国,祖国我爱你》(三年级上册)、《小春笋》(三年级下册)、《我们的田野》(四年级上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四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年级上册)、《草原赞歌》(五年级下册)等。

例如《我们的田野》(四年级上册),不仅旋律优美、抒情,而且歌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国美丽壮观的山野田园风光。在教学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在歌曲动人的旋律中认识理解:这首歌的歌词描写了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和浅蓝色的群山,描写了金色的鲤鱼、飞翔的雄鹰和轰响的森林,还描写了在森林里、群山中辛勤劳作的人们。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作者对祖国山河和劳动人民的深情和热爱。通过这一引导,同学们从歌词生动形象的描述中深深体会到祖国山河的美丽可爱和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笔者进而引导他们把由此产生的爱国之情变成学习的动力和歌唱的激情。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二、演绎动人旋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珍惜友谊、友爱互助的品质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中小学生守则》也要求学生“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凤凰国标教材中《我们一起来唱歌》(一年级上册)、《一对好朋友》(二年级上册)、《快乐阳光》(四年级下册)、《军民团结一家亲》(五年级上册)、《手拉手,地球村》(六年级上册)、《歌声与微笑》(六年级下册)这些内容。

例如《歌声与微笑》(六年级下册)是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一首深受大众喜爱的青少年歌曲。它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动力感,颇具号召性,表达了青少年朋友珍惜友谊的情感。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导入谈话,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重要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两层含义:一是歌声和微笑是友谊的桥梁,二是友谊的鲜花遍地开放。考虑到这首歌传唱广泛,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便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直接跟着录音机唱,使其感受歌曲动人的旋律——重点感受这首歌所特有的富有动力感和号召力的高音区的节奏重复。歌词与乐曲的相互交融,相互衬托,使他们在演唱中充满激情,从而通过自己的歌声增进感情、传播友谊。

三、营造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的品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凤凰国标教材的编排可谓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热爱生活的如《生日快乐》(二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四年级上册)、《快乐的泼水节》(五年级下册)、《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六年级下册)等,热爱劳动的如《劳动最光荣》(一年级下册)、《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年级下册)等,热爱学习的如《上学歌》(一年级上册)、《雨中》(四年级下册)、《第一天去上学》(六年级下册)等。我们要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生活是多么美好,劳动是多么光荣、学习是多么重要,从而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例如《生日快乐》(二年级上册)就是一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歌曲。它由四个短小的乐句构成,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对“寿星”的真诚、美好的祝福。为了营造氛围,引领学生感受生日的气氛,使他们尽情地投入学习,笔者刻意把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在一位同学生日这天。课前,笔者引导学生对教室环境进行了布置,努力营造出一种生日聚会的气氛——这其实也是在营造教学氛围。这样,在生日聚会的热烈气氛中,在对过生日的小朋友的真诚祝福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深刻地领会歌曲的含义,更懂得了童年生活和校园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当然,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也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科学确定方法,因地因班制宜,灵活施教,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上述独特优势,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在提高音乐水平的同时,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促进他们音乐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共同升华。

(江苏省海安开发区实验小学 226600)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实施 下一篇:《来画虫》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