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时间:2022-09-08 10:08:28

金融危机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学生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使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融入社会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学生就业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特点,对毕业生自身成长、家庭和谐乃至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影响。为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中职学校应当科学看待当前形势,开拓思路,做好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将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影响

职业指导是为学生就业服务,就业形势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指导工作的方向、目标、内容。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中职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然而,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就业形势发生逆转,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一是城镇新增劳动力数量非常庞大。目前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有830万,2009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数量有610万人,加上去年尚未落实就业的150多万,城镇本身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将达到1500多万人。然而,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900多万,显然不能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同时,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2月份,提前返乡农民工数量约占外出农民工数量10%以上,大约有1000多万人,这部分人也将有一大半要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在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中职学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二是制造业受冲击程度最大。2008年1~9月份,广东省倒闭的1.5万户中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服装、纺织、电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制造业是我国吸纳中职生就业最多的产业部门。

三是沿海发达地区受冲击程度严重。沿海地区是中职生就业的主要地区,由于主要依赖出口,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程度最大。以广东省为例,它的经济总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金融危机受到很大冲击。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现象也最早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将对中职生就业产生许多困难。就业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求职能力、职业理想产生影响。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才能适应形势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帮助。

二、改革课程设置,树立系统化职业指导理念

当前企业用工需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及早开展职业指导,向学生灌输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职业意识。中职学校要打破职业指导从毕业班才开始的传统做法,将职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让学生从入校起就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和指导,形成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工作方针。

1.明确系统化职业指导的目标和任务。当前经济下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目标和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不利的就业形势,了解危机中企业对员工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当前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最终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就业。目标和任务的明确,使得中职学校可以针对当前经济下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顺利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2.系统化构建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课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中职学校要按照系统化职业指导的要求,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构建职业指导课程。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在设立职业指导课程时,要结合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当前就业形势,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要根据企业用工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3)阶段性原则。要科学分析学生入校后的学习和成长的进程,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分阶段完成指导内容,增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4)完整性原则。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要将职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科学确定各年级职业指导内容,形成相互衔接、融合贯通的教学体系。

3.完善系统化职业指导的内容。一名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对未来感到无从把握,不知如何走好三年的职校之路。因此,职业指导要从学生一进校起就作为一个工作重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不断丰富和完善职业指导内容。一年级侧重“择业指导”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职业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二年级侧重“就业指导”。重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

三、与德育相结合,全方位推进职业指导工作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中职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技能和较高的素养。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既是职业指导的重要任务,也是德育的中心工作。因此,职业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完成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任务,必须融合到学校各项工作中,特别是和德育相结合,全方位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1.在德育范畴内,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德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全面健康发展。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个性化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个性化问题,既是德育的重点,也是职业指导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一方面在德育中既要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和基本道德素质教育,又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学生的特殊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使学生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缺点得到较好的弥补,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小群体化、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谋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2.在德育框架内,统筹部署职业指导工作。职业指导的发展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职业指导的效果也与德育工作的好坏密不可分。中职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教育主题。在德育教育中,既要包括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爱护环境卫生、讲究文明礼貌等基本道德规范,也应包括职业道德操守、求职应聘训练、岗位技能竞赛等职业指导内容。使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工作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

3.在德育实践中,鼓励学生自我开展指导。一是在“主体性—发展性”现代德育思想指导下,制定学生行为守则,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追求、职业发展方向都纳入其中,帮助学生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思想层面上成熟起来。二是有意识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日常纪律检查、管理宿舍教室、开展文体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作为职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总之,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和德育工作是密切联系的,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于这种结合,能有效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效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成长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金融危机后,企业都在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来提高竞争力,这一过程对从业者将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和职业要求。中职学校要及时适应这种变化,以经营的理念从事就业工作,重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将企业纳入到职业指导中,形成完备的工作体系,促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零距离”。

1.职业指导中融入校企合作元素。为帮助中职生尽快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满足企业更高的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共同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职业指导工作也纳入其中。企业向学校反馈不同岗位对就业综合素质的要求,学校积极调整职业指导内容,使得学生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上都能很快地适应企业需求,既能促进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企业生产。

2.职业指导向企业延伸。当前经济下,随着就业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职业指导的服务对象和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校内学生,建立长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一职能,中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职业指导合作,将触角延伸到企业。

(1)建立学生初次就业指导机制。中职学生初次就业一般都是从事相对固定、枯燥的简单技术劳动,容易产生岗位厌倦心理、就业落差心理。特别在金融危机下,企业提供的岗位和待遇可能低于预期,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信心,部分学生“这山看着那山高”,轻易放弃岗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学生初次就业的职业指导对稳定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安排职业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走进企业,指导学生适应岗位要求,适应员工身份,与企业合作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电话与学生保持经常联系,安排职业指导老师经常进行走访,实地指导学生就业,有效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建立长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有研究表明,学生就业2~3年后会达到一个职业变动的高峰,急需切合实际的职业指导帮助。因此,对已就业学生,要建立长期就业跟踪服务机制,继续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对他们进行职场生存、维权知识、转岗深造等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

五、全员参与,优化职业指导工作队伍

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推动,最终要靠职业指导人员去实现。因此,加快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指导的重点。

1.专兼结合,打造高素质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开展职业指导,根本在教师。中职学校要成立以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职业指导课教师、招就办老师、班主任为主体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对他们进行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设计理论和实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与统计、就业求职心理研究、劳动人事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熟知中职生就业政策、就业管理业务、就业教育方法。同时,大力培养职业指导导师,从而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2.内外互动,丰富职业指导方式方法。职业指导不只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而且还需要有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四者的相互协调。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专业对口难、岗位待遇不高、选择余地小等诸多就业困难,职业指导更加需要社会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参与。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注重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邀请有关企业负责人或职业指导专家到校做职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报告,及时了解最新信息;要积极向家长传达职业和就业方面的政策,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指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传授社会职业知识、分析就业形势、讲明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及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关注职业指导,吸取有关知识,成为职业指导的主体,发挥出职业指导工作的最大功效。

上一篇:经济环境下会计规则冲击的建议 下一篇:低碳经济下院校固定资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