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对《汉语大词典》中佛教词语始例之补正

时间:2022-09-08 09:45:02

《高僧传》对《汉语大词典》中佛教词语始例之补正

摘 要:《汉语大词典》是众多学者写作和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是《汉语大词典》中引用的词条首例,尤其是佛教词语的部分,有很多比实际用词晚很多年,这必然会影响汉语词汇学及佛教研究的研究。所以本文以梁代释慧皎撰的《高僧传》为例,针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佛教词语始例进行补正,以期对词典的编纂和修订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可体现出《高僧传》的语料价值。

关键词:《高僧传》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词语 始例

梁代慧皎的《高僧传》作为保留至今的唯一一部较为完整的关于僧侣事迹的综合性传记,其佛教词语的研究对于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在翻阅整理《高僧传》的佛教词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语料对词汇学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其中体现在其语料对《汉语大词典》中佛教词语引用始例的补正。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收词最为丰富的大型辞书,是研究中国汉语词汇史极为重要的工具资料。但是由于编写时的条件限制和制约,《汉语大词典》中尚有很多不足和缺失。笔者发现词典中有很多词条例证所引用的始例都比实际用词时间晚,有的甚至要晚上几个世纪,尤其是很多佛教词语,这样的不足对辞书和佛教词汇的研究都有所不利,所以有必要进行较为系统的补正。《高僧传》作为中古汉语及佛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其中有很多佛教用语的使用都对《汉语大词典》的始例有补正作用。虽然有些词汇的源头并未真正探明,但是仍大大地将《汉语大词典》中的始例提前了,所以笔者将《高僧传》中对词典始例有补正作用的佛教用词收集整理于此,并分类举例,以期对辞书的编撰和中古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些现实意义,也以此进一步说明《高僧传》语料的实用价值。

一、关于佛教义理的词汇

【妙觉】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

《高僧传》:妙觉既陈。又玄其知。婉转平任。与物推移。(160)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李邕《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色空】佛教语。“色”与“空”的并称。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

《高僧传》:每与支道林争即色空义,庐江何默申明开难,高平郄超宣述林解,沾于世。(168)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王维《谒璇上人》诗序:“色空无碍,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慧烛】佛教语。犹慧炬。谓无幽不照的智慧。

《高僧传》:适若因陛下慧烛海隅,明华日月,故以慧明为人名。(288)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慧烛九枝而吐焰,慈云五色以垂阴。” 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顿契】佛教语。谓顿悟契入。

《高僧传》:每盘游极日,辄信宿妄归,披衿顿契,自以为得意之交也。(171)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坛经・定慧品》:“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二、关于佛教仪式及活动的词汇

【归依】佛教语。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

《高僧传》:宋孝武时迎益州仰禅师下都供养,称便束意归依,仰亦厚相将接。(438)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州乡愧伏,远迩归依。”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法祀】佛教徒举行的祭祀仪式。

《高僧传》:后刘思考临州,大设法祀,请汪讲说,乃应请。(283)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道宣《后记》:“明日,设大斋法祀。”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超度】佛、道教谓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高僧传》:时京师瓦官寺又有超度者,亦善十诵及四分,着律例七卷云。(435)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做甚么好事?超度谁?”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檀施】布施。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

《高僧传》:诠性好檀施,周赡贫乏,清确自守,居无兼币。(272)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月抽官俸,日减私财,并入熏修,咸资檀施。”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三、关于佛教人物的词汇

【门师】在家人的佛门师父。

《高僧传》:时有凉州沙门释慧崇,是伪魏尚书韩万德之门师。(412)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杜宝《大业杂记》:“出右掖门门旁,渠西二里,有龙天道场,南临石泻口,即炀帝门师济^黎所居。” 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圣僧】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

《高僧传》:此是圣僧,吾等罪人不能得见。(382)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扬难。” 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罗汉】佛教语。梵语Arhat(阿罗汉)的省称。小乘的最高果位,称为“无学果”。谓已断烦恼,超出三界轮回,应受人天供养的尊者。我国寺庙中供奉者,有十六尊、十八尊、五百尊、八百尊之分。

《高僧传》:是故罗汉死后,佛许烧身。(457)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缚喝国》:“故诸罗汉,将入涅盘,示现神通。”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施主】即檀越。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

《高僧传》:施主失应时之福,众僧乖古佛之教。(522)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杜荀鹤《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说经文是妄言。”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四、关于佛教生活的词汇

【染衣】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高僧传》:深法师理悟虚远,风鉴清贞。弃宰相之荣。袭染衣之素。(157)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衣钵】亦作“衣钵”。佛教僧尼的袈裟与饭盂。

《高僧传》:四事供养,衣钵卧具,满三间屋,不以关心,姚兴为货之,于城南造寺。(67)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崔颢《赠怀一上人》诗:“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寺舍】僧舍。

《高僧传》:分遣军兵,烧掠寺舍,统内僧尼,悉令罢道。(386)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旧唐书・辛替否传》:“寺舍不能保其身,僧尼不能护妇子,取讥万代,见笑四夷。”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灭度】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盘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

《高僧传》: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250)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白居易《唐抚州景云寺石塔碑铭》:“佛灭度后,U卜香衰,醍醐味漓。”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坐禅】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

《高僧传》:顷之,跋陀横为秦僧所摈,严亦分散,憩于山东精舍,坐禅诵经,力精修学。(99)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晋书・姚兴载记上》:“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五、关于佛教书籍及器物的词汇

【梵书】指佛经。

《高僧传》:善梵书,备诸国语,游履异域,别有大传。(81)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元子温《题画》诗:“曾向流沙取梵书,草龙珠帐满征途。”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律藏】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高僧传》: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216)

《汉语大词典》中无始例。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幢幡】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从头安宝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分言之则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长帛。

《高僧传》: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幡,珠佩迭辉,烟华乱发。(179)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自地涌塔于佛之前,其幢幡璎珞、玛瑙、车渠、七盘四悬,乘虚耀日。”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戒坛】僧徒传戒之坛。

《高僧传》: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毗之。(109)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唐白居易《大唐泗州开元寺明远大师塔碑铭序》:“十九从泗州灵穆律师受具戒,五夏,通《四分律》、《俱舍论》,乃升讲座,乃登戒坛。”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金象】亦作“金像”。金身佛像。

《高僧传》:于张侯桥浦里,掘得一金像,无有光趺,而制作甚工。(478)

《汉语大词典》始例为《晋书・吕光载记》:“又进攻龟兹城,夜梦金象飞越城外。光曰:‘此谓佛神去之,胡必亡矣。’”当引《高僧传》为始例。

佛教从东汉时期开始大范围地传入我国,由此,大量的汉译佛典应运而生。由于宣扬教义,争取教徒的需要,很多译者尽可能地将佛典语言译得通俗易懂,口语性强,使得汉译佛典中的佛教用语对中土文献产生很大的影响。董志翘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曾说过:“这是一种逐步的,由近及远的扩散。率先受到影响的,便是一些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中土文献。” 可见很多佛教词语最早应见于汉译佛典以及受其影响的中土佛教文献。同时佛教用语大大增加了语言交际时的词汇量,并成为此后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的重要语言材料。所以作为重要的辞书,在编纂中,不仅要重视佛教用语词条的引用释义,关于佛教词语的词条始例更应有效利用相关的佛学文献。

《高僧传》产生于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僧人传记最为发达的时期,同时,属于传记体例的《高僧传》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一部代表作品,其关于佛教词汇的语料本身便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更何况其语料能够有效地补正了《汉语大词典》中佛教词语始例的不足,足可见对其语料的研究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总之,从《高僧传》看《汉语大词典》中佛教词语始例不足,不仅有助于辞书的编纂和修订,同时也体现了《高僧传》中佛教语料的研究潜力。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2]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3] 董志翘.高僧传的史料、语料价值及重新校理与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1-116.

上一篇:韩国语“??”和汉语“明”的词义对比 下一篇:跨文化沟通中的宴会宴席文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