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9-08 09:16:0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文章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金融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经济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虽然对于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加强的脆弱性,由此容易引发经济危机,导致出现经济衰退现象。本文通过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发展建议

作为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已经完全的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金融业的发展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给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通过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针对金融发展自身存在的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有效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危机,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保证市场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金融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如果经济不够发达,那么也就难以促进金融的发展,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积极的、显著的促进作用,如果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业,那么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限制。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促进条件,还需要与其它的生产要素进行结合。如果缺乏有效的即溶机制,出现无序的、不正常的金融竞争,则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经济波动和通胀情况,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发突出,地位日益重要,对于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的投入,由此使得经济发展需要大力依靠金融,这个现象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1.2 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的不断深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储蓄资金,国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养老、医疗、教育等基础体制需要改革,由此增加了未来的预期支出,但其他的金融投资渠道却没有得到拓展,导致城乡居民的存款幅度增加。大多类型的经济发展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随着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企业的投资发展越来越以来与银行贷款,并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融资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3 金融发展促进产业机构优化

近年来,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于金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促进金融业逐步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经过多年发展,金融抑制状态得到有效缓解,逐步走向融资机构多元化和金融资产多样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对于产业机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越发明显,对于我国综合经济发展的效果显著。但是,某些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由此导致当地金融发展仍有一定欠缺,而这也代表着金融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依然是任重道远。

2 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2.1 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

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注重进行疏导结合,实行立法引导,政府可以就民间融资发展情况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为非正规金融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环境,对于非法高利贷等金融诈骗活动应当坚决打击和取缔,对于基本合法的民间融资则予以肯定,以有效促进其规范化发展,对于出现的各类民生纠纷,应当及时进行调节和判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同时,还应当不断促进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当前,农信社的产权改革还未取得质的进展,对此应当进一步放松管制,并加强金融机构创新,大力发展民间小额借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政府还应当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联合非正规金融资本以促进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监测体系,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并组成简单的数据库,及时掌握非正规金融借贷的运作情况,以及时向社会披露信息及风险,不断增强非正规金融借贷参与制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制度改革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改变其一刀切的政策,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政策,适当的给予经济发展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更好的满足当地企业发展需求。其次,商业银行要改进和创新审查审批方式,对于融资审批,要充分考虑经济决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融资规模,分层次划分融资审批权限,以改变纷繁复杂的审批程序,减少贷款审批环节,以提高银行办事效率,逐步形成一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评级制度,以更公正、客观的反应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并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充分反应其信贷风险,必要时为当地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信贷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金融行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通过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及金融发展。

2.3 建立金融调控机制

中央银行应当根据东西部的发展差异实行差别准备金政策,对于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可以将存款准备金率定的高一些,而西部地区则可以定的低一些,这样就可以促使发达的东部地区资金通过中央银行的调节而逐步流入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贵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进一步促进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由此不断增加西部区的资本积累,从而有效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促进西部当地资本流动,以为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改革,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由此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平衡提高。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发展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国实行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作为资金价格,利率应当充分反映资金稀缺情况、投资风险情况等,同时也可以作为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因此,在利率制定方面,中央银行应当给予贫困地区一定的利率浮动权,促进其实现利率市场化,真正的发挥其自身的指示器和调节器功能。同时还应当开放适当的贷款利率浮动空间,逐步促进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更好的满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

2.4 加强金融支持工作协调

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个省份之间的紧密结合,指导各个省份之间进行资源互补,以免出现恶意竞争,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此外,政府应当就经济发展制定出长期规划,并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以组织协调金融业发展,指导金融机构做好促进贫困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为了有效改善经济发展信用环境,政府可以联合银行建立相应的征信平台,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并实现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的了解企业及个人的信用状况,对于逃贷行为要严重打击。通过加强支持工作协调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金融发展机制,构建完善的征信体系,以有效促进综合经济发展,同时积累更多的配置资金,以为金融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3 结束语

金融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是其他行业发展所不能够代替的。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政府应当实行区别对待,制定适当利率政策,促进区经济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发展水平,更好的适应我国的综合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树棠,王维民.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04)

[2]蒋满霖,孙士金.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性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04)

[3]纪发俊,白永平,牛剑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兰州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05)

上一篇:分析常见热电厂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和改进 下一篇:绩效考核的方法及运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