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要从“心”开始,用“爱”沟通

时间:2022-09-08 08:56:22

家访要从“心”开始,用“爱”沟通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因此,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仍然是教师开展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老师登门造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在家的表现等,促进老师与孩子、家长联系与沟通,织成老师与家长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真心――架起教育桥梁

陶行知先生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真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进行家访之前,先对所要访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老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学生。所以只有真诚地与家长、学生进行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能让教师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教师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做到了真心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二、尊重――夯实教育基石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来对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绝不能把“差生”视为“不可雕的朽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待学生如亲子弟。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谈话要尊重学生、家长的心情,目的要明确,懂得交流艺术,切不可毫无目的地闲聊,不然,既浪费了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的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老师要发自内心地进行表扬,表示祝贺,并用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使学生感受自己经过努力获得成就感。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时要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使家长不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于“后进生”或“问题生”,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们的缺点,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不要放过,要把它作为与家长沟通的支点,清除家长的心理障碍,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应从赞赏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优等生在某方面的长处来提醒家长,使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明白今后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轻松活跃,场面融洽和谐。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喜悦,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关注学校的教育进展。

三、沟通――促进家校和谐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单单靠学校的力量,家长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家庭两条腿走路,才能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一致的意见和看法。双方沟通最好的有效手段是家访,通过家访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有利于学校、家庭协调一致的教育合力。

1.理解家长。理解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我们“望生成才”的愿望是相同的;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生活质量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老师都是有偏差的,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就不管不问,这正是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对教师的尊重,他们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相信学校,相信老师。许多家长认为在学校里教师一定能有好多办法,教育好孩子,他们不知道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更不知道现代教育的统一性和互动性。只有取得家长的理解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的。

2.信任家长。信任是教师实现与学生、家长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没有充分的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成功的沟通。信任家长,能使交谈气氛和谐融洽,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与家长沟通,是教师和家长的双向活动,是言语、感情的双向交流。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倾听意见。在与家长沟通时,家长发表对学校教育的看法时,教师应该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看法很受重视。即便是一个怨气冲天、牢骚满腹,甚至是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教师耐心倾听家长提出的看法,应该要辅以眼神、点头以及微笑,间或插以“是”“嗯”“对”这样的短语呼应,还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只有坦诚地与家长沟通,才可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教师要学会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这样做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促进家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融入到家访工作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从“心”开始,用“爱”沟通,用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里,促进了师生情感,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扬起风帆!

(作者单位:福建福清市石门小学)

上一篇:例议小学语文教学灵动课堂构建 下一篇:我的西行漫记(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