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与任务设计

时间:2022-09-08 08:47:01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与任务设计

摘要:英语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于注重以技能为主的语言学习,忽视以内容为主的思维训练;教学内容单一枯燥;阅读技巧光说不练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阅读教学应遵循的两项原则: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并重;阅读技巧和信息获取并存;并由此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设计实现这两项原则。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技能;思维能力;阅读技巧;任务设计

作者简介:郑秋芳(1976-),女,江西玉山人,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上海20008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50-02

一、概述

大学英语阅读是低年级大学英语课程的重头戏,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每周都有近4~6个课时。然而,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笔者曾对某任教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提出的意见是“枯燥无味,希望能更加生动有趣”。而蔡基刚老师(2010:57)在2009年进行的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也显示,80.6%的学生认为大学综合英语(即过去的“精读”课)并没有让他们学到什么。

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之余也发人深省。英语阅读课究竟该如何上?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法应用广泛,教师强调语言学习、语法讲解。后来逐渐出现了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各种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包括合作理论、图式理论、篇章教学法等。然而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和程式化”;(殷怡岚,2008)过于重视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张萍,2006)“对课文的过分依赖无法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意义,阅读技巧难以得到训练,也很难达到阅读上的流利”。(周启加,1998)综合起来,这些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类:重语言学习轻思维培养;重阅读技巧轻内容理解;阅读技巧重理论轻实践,光说不练,同时缺乏有效的阅读任务作为检验工具。

综合以上问题,本文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及相应的阅读任务设计,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的思考。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Harmer(2000:70)曾提出,英语阅读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阅读必须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要真正理解文章意义;学生必须真正投入到所阅读的文章中去;应鼓励学生不仅学习文章的语言,更应对内容作出反应;预测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技巧;设计与主题相关的真正有效的阅读任务;充分利用阅读文本。国内的同行们也根据不同的教学理论提出过相应的原则,如交际性原则(刘绍基:2008)、图式贯穿原则(方以珍:2010)等。根据前文所分析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以下两项原则。

1.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并重

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过于侧重以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已经是普遍现象。由于低年级学生语言基础尚薄弱,教师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语言学习,讲解单词、句型和语法,而忽视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课堂上学生进行最多的是单一的记忆性思维,而以内容为主的思维训练得不到同步提高:如分析、比较、批判等。这本身也不符合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常让学生感到腻烦无味。许多文献指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思辨能力比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弱。(施晓燕:2001;文秋芳:2006)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减少课堂中记忆性思维的比例,坚持语言学习和以内容为主的思维训练并重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比较、讨论、批判等,通过设计与内容相关的各种思索性问题,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以免陷于记忆性的单一思维中。这与Harmer提出的不仅学习语言更要对内容作出反应是相通的。所谓“对内容作出反应”,即对内容理解分析、批评讨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将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图式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也能体会到思考的乐趣,跳出英语阅读课乏味枯燥的怪圈,真正做到大学英语大纲(2000)中要求的那样――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英语专业技能结合起来。

2.阅读技巧与获取信息并存

掌握阅读技巧是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包括预测文章内容(predicting)、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阅读文章大意(reading for main ideas)以及查找所需信息(read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等。然而,对于阅读技巧的过度追求,导致学生无法形成阅读的流畅性、享受阅读的过程、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阅读技巧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使用。学生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通常从文章的第一行看到最后。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阅读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阅读技巧的掌握需要大量的训练完成;另一方面也和缺乏有效多样的阅读任务来检查技巧的实际应用有关,以致停留在“为了技巧而技巧”的层面上,而不是运用技巧更有效快捷地获取信息。

事实上,除了少数为了欣赏语言学习写作的阅读活动之外,大部分阅读都是为了获取信息,这也正是学习阅读技巧的目的所在。因此,教师在传授阅读技巧时,应强调为了“信息”而“技巧”,而不是仅停留在空洞的技巧讲解上,光说不练。只有一个技巧能真正帮助学生有效快速地获得信息,才能得到大家的自觉使用。这就要求课堂上教师要设计多种有效的阅读任务来确保阅读技巧真正得到使用,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得信息。

三、大学英语阅读中的任务设计

任务指的是“在课堂上使用目的语做的一件事。它涉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阐释。学生关注更多的是意义而非形式。”(Nunan:1989)目前,许多教师已经改变了阅读课上“一言堂”的上课方式,转而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达到阅读目的。根据前文对阅读课现存问题及原则的分析,笔者认为阅读任务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增加思索性问题,以文章的内容激活学生思维

所谓思索性问题是针对记忆性问题提出的。它指的是那些不能仅仅依赖记忆或回忆,而是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郑志恋:2002)具体的思维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等。

目前英语阅读课堂上到处充斥着记忆性问题:单词记忆、句型记忆以及语法知识的记忆等。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的记忆性思维锻炼到了极致,而其他方面的思维却在萎缩。这引起了许多外语教育专家的担忧。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本身一方面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也有悖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正如刘润清教授所说,“对着大学生喋喋不休地分析句法、做句型会使课堂非常沉闷。而用新鲜有用的人文理念和智慧的火花再加上地道的英文感染学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007:67)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应多增加思索性问题,以文章内容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索性问题应始终贯穿阅读课的各个环节。

(1)阅读前。在阅读前阶段,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导读问题,尽量从学生的个人经历出发,引发对主题的关注,拉近与主题的距离,激发对文章的兴趣。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日本和西方谈话风格差异的文章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Have you ever talked with a native speaker of Japanese/English? What problems have you encountered? Why?(回忆、归纳、分析)

在阅读一篇题为“Earth’s Mysterious Places”的文章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

Do you know any of the top 10 Earth’s mysteries? Can you share it with your partners?(回忆、归纳)

(2)阅读中。阅读中的思索性问题根据文章体裁和内容有所不同。对于议论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分析原因,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叙述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物性格,预测故事结局。

例如,在学习一篇讨论基因改良食物利弊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问:

Compare the reasons for and agains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What is your opinion? Why?(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3)阅读后。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文章主题做进一步思考和延伸,让学生进行读后感的讨论或相关主题的辩论。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情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文章后,可以设计以下辩论题目: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success,EQ or IQ?

值得一提的是,辩论是一项极能锻炼思维能力的活动。学生在此过程中,几乎要运用上所有的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等,同时还必须兼顾语言表达的正确流畅,这种锻炼往往让学生受益匪浅。有些大学(如上海大学)的英语课程中甚至专门开设了辩论课。

2.任务设计应多样化,能有效检查阅读技巧的运用

目前,课堂上用来检查阅读技巧运用的相关任务主要包括关于课文内容的单项选择题、正误判断题。然而这两项任务由于其主观性,学生完全可以不认真阅读而随意作答,且在选择题里的正确率为25%,正误判断题里为30%-50%(有时包括选项Not Given)。因此,仅靠这两项任务无法有效检查学生运用阅读技巧的情况。Nuttall(1996:190)曾就如何设计问题提出了8条原则,其中包括:(1)问题必须经过阅读才能回答;(2)问题应形式多样。这两条用于检查阅读技巧的运用尤其有效。

根据不同的阅读技巧,本文将与之相应的阅读任务形式归纳如表1。

四、小结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为了掌握阅读技巧,更要实现阅读的终极目的,享受阅读过程,实现从语言为主到内容为主的教学转变。这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阅读任务去实现。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J].外语研究,2010,(5):57-64.

[2]殷怡岚.ESA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8,(7):78-80.

[3]张萍.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81-82.

[4]周启加.英语专业“阅读”课教改新议[J].外语学院学报,1998,(11):60-62.

[5]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M].Harlow: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70.

[6]刘绍基.交际性原则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8,(5):166-168.

[7]方以珍.浅论高职高专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J].成人教育,2010,(1):85-86.

[8]施晓燕.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106-107.

[9]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10]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2]郑志恋.英语教学中思索性问题策略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5):30-34.

[13]刘润清.对英语教学的反思[A].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7.

[14]Nuttal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Oxford:Macmillan Heinemann,1996:190.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