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硬件评比”降降温

时间:2022-09-08 08:45:45

请给“硬件评比”降降温

社会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经常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如小画家、小状元、小名士、小健将、十佳少年、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小作家、小歌唱家等,不胜枚举。从正面看,评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而很多时候,评比起到的却是负面作用。

既然评比,就需要制定标准。最常见的标准就是简单、易于操作的“硬件”,即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考试成绩、考级证书、获奖证书、荣誉称号、获奖或发表作品等等。从这些标准看出,评比强调的是甄别、选拔功能,漠视了诊断、反馈功能。再者,评比结果有时会影响到学生择校、择班,甚至于高考。在“硬件评比”的推动下,学生不再为好奇心、求知欲而学知识,不再为强身健体而锻炼,不再为美妙音乐而练琴,不再为斑斓色彩而学画,不再为交流表达需要而写作,想方设法提高考试成绩。获取各种证书。结果,恶性竞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学生为了分数考试作弊,为了获奖不择手段,为了荣誉不惜弄虚作假,使得评比出现了“变质”、“变昧”现象。

现在,“硬件评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花样、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在组织者看来,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手段,好像不评比不能发现优秀的人才,不评比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不评比就体现不出教育应有的价值。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许多事情是根本没法进行比较的,如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可以说,“硬件评比”就是教育功利的思想在作祟。

对学生而言,评比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看到成绩,受到激励和鼓舞;找到差距,促进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可是,“硬件评比”培养出了学生的攀比心、好胜心、虚荣心,起到的是功利导向作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而优则仕”。他们的目标是为了高人一等,为了当“将军”,为了当官。试想,一个军队里能有几个将军?学习好了就能做官吗?结果自然是胜者寥寥,败者众多。更多的人品尝着失败的苦酒,那苦涩的味道久久不散,有的自暴自弃,有的做出了自杀乃至报复社会等极端行为。

钱学森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的功利性,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也说过:“兴趣的加入便启动了储存在任内心的力量。”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从学生需要出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当学生为好奇心、求知欲而学知识,为强身健体而锻炼,为美妙音乐而练琴,为斑斓色彩而学画,为交流表达需要而写作,兴趣开始在心中生根发芽了。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不会过分计较自己努力的结果。有了兴趣和坚持,智慧之门自然为他们慢慢地开启了。

上一篇: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开发 下一篇:探索文化兴校之路百年老校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