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之源

时间:2022-09-08 07:48:34

探索生命之源

主题确立

主题研究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更侧重于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积累和所具备的一定的学习能力,综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主题。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研究什么大主题?哪些主题适合学生去实际操作?在全组老师互动讨论之后,我们确立了“水”这个研究主题。一方面,水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学生很熟悉,研究起来更有亲切感;另一方面,熟悉的事物更易于激发学生开展多角度子课题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再一方面,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面对水资源的日益缺乏,学生们的爱水、节水意识需要被调动起来。相信这样的主题研究会潜移默化地激发小学生对水的更深切的情感和关注。

主题实施

1.“主题研究”有规划

由于四年级是第一次开设主题研究课,所以在学期初始,我们就对本年级主题研究课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做了学年规划。第一学期的培养目标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研究兴趣”,第二学期的培养目标重在“方法指导和感受乐趣”。

2.研究过程促成长

学生们在“水”这个主题下生发出了很多子课题,并且根据共同的喜好而结成了研究小组。有的小组根据研究方向事先分工,每个人按照分工去开展调查;有的小组先按照自己的角度各自搜集、研究,再定时汇总。虽然方式各有不同,但学生们都热火朝天地动了起来。

四(6)班有两个小组的研究子课题是:“纯净水和饮料哪种更适合人们饮用”、“汽水是怎么制作的”。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工相对明确,有的负责查资料,有的负责制作统计图,有的负责分析比较,有的则负责动手制作等。在研究中后期,诸多小组面临成型汇报的时候,这两个组同学发现自己的研究各有缺陷。如第一组更多的是数据的研究和资料的积累分析,后一组则更多地尝试制作汽水,都有些单一了。于是,老师建议两个组能否分享一下彼此的研究成果,促进各自小组的进一步研究。没想到两个小组的同学商量后产生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两个组合并,以制作汽水的过程为切入点,通过揭示制作汽水的原理,引导大家发现汽水中的某些原料对人身体的不利,进而引出另一组对于其他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汽水类饮料对人是有害处的,而纯净水对人身体有好处。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对几次制作汽水时的味道、口感为何有差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原来在每次制作汽水的过程中所放的材料过于随意,导致汽水的口感、味道的不同。经过研究,学生决定用统一的汤匙放材料,考虑到实验汇报的美观,他们还把原来的塑料袋改成了有统一容量的器皿盒,使他们的研究更加严谨。在彩排汇报的时候,学生发现所用的器皿盒不大,而且舞台又离观众席有一定的距离,观众不容易看到制作汽水的过程。为了更突出真实性和可视性,老师建议他们调整一下表现方式,如改用视频等。于是,由一名同学在家录制成视频,汇报时,结合视频进行分析汇报,十分精彩。

这两个小组的研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在平时的班内教学中,学生的四人小组学习形式效果很好,但这样的小组更多的是老师分配的。而在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兴趣,并形成了统一的研究方向,因此他们的合作是自觉自发的。同时,他们在组内根据自己的特长担当着不同的任务,使得研究产生了1+1>2的效果,学生们更真真切切认识到了合作的力量。

在面临重组的时候,为了让两个内容更加和谐地融在一起,同学们该舍掉的就舍掉。关键时刻敢于“放下”,为了达成目标而适当“牺牲”,这不也是一种人格境界的升华吗?

在这个小组的研究中,学生们发现了每次实验后汽水味道和口感的不同。于是,学生规范了量具、容器、水量,保证了研究的严谨性。学生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这样的实验研究不是过家家,研究的过程需要严谨的态度。这对学生们今后的研究和学习都有好处。

无巧不成书,宋老师班上也有一个组的同学把水的研究和学校倡导“不喝碳酸饮料的建议”结合起来。这个组同学先期对小学生喝碳酸饮料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选取了本校同学作为样本,在接受调查的30名小学生中,三年级以下学生常饮用碳酸饮料的比例为53%,三年级以上学生比例为100%。有了这一资料,同学们的兴趣更浓了:看来所有三年级以上的同学都常饮用碳酸饮料。那么,学校为什么还要建议小学生不喝碳酸饮料呢?同学们把各种饮品的成分表搜集整理,利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统计表把这些数据都分类罗列出来,以便于比较。比较之后,有的同学认为碳酸饮料为身体提供了很多能量,对身体有好处,更应该多喝。有分歧的问题自然能引发更深入的研究。有的同学做了以下小实验:“我剪了个指甲,把它放进喝剩的可乐中。第二天,我惊奇地发现,指甲的颜色竟然变了。这下我可兴奋了,想看看还会有什么变化?三天后,我仔细地观察,指甲竟然不见了。我把可乐倒进水池里才找到指甲,它变薄、变小了好多。我在想,会不会是饮料中的某种成分与指甲起了化学反应?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上网去查。果然,可乐中含有磷酸,而磷酸属于强酸,即使经过稀释还有一定的酸度,对物体有腐蚀作用,连指甲都禁不起磷酸的腐蚀作用,更别说我们的牙齿了。所以,我认为喝碳酸饮料对人身体一定有不小的危害!”不仅如此,他们还分析出碳酸饮料影响心肺功能,对胃不利。经过这个组对真实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研究,大家更真切地看到了碳酸饮料的危害。很多同学从此之后再也不喝碳酸饮料了。

上面两个案例说明这样的主题研究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给学生提供机会、指出方向。学生们可以自己做主,这样的教育得到的收获到底是什么呢?我想那个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学生们在参与着、发现着、挖掘着、调整着、放弃着、奉献着,真是“你给他一个机会,他还你一个惊喜”。

3.“评价方式”有新意

为了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学科的参与热情,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几款不同的水滴印章。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学科,可以得到相应学科教师的专业指导,并得到该学科的成果印章。这些印章既代表了学生的研究角度、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研究兴趣,为实现我们本学期的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最后一枚印章为“综合章”,主要奖励那些在主题研究课中获得9枚印章的同学。据统计,全年级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都获得了综合章。

活动效果

研究课过后,从教师、家长、学生多角度的反馈中,我们感觉到学生对于“水”这个主题的研究都非常感兴趣。据反馈表的统计,我们能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合作、交往。在期末快放假时,我听到了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下学期咱们研究什么主题呀?假期,我就开始准备。”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四年级师生的心声,我们在快乐地结束了这次的主题研究后,正在期待着下一个主题研究课的开始……■

上一篇:克服不良心理效应 提高督导评估的实效性 下一篇:加拿大:医生赚不到药的钱